4月26日,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成立暨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学术研讨会在公管学院举行。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过勇,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谢维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支持青少年德育中心运行的“清华大学德育教育基金”捐赠人、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董事李贤凯先生,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长关国珍等出席揭牌仪式。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仪式。仪式后,校党委书记陈旭会见李贤凯先生,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交流探讨。
过勇致辞
过勇宣读了校务会议《关于成立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的决定》并致辞。他首先感谢李贤凯先生一直以来对清华大学和公益事业的支持,为清华在青少年德育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提供了稳定的经费保障。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要健全立德树人,净化落实机制,强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这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新时代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清华大学入选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作为社会基层组织的典型剖面,有开展从青少年到大学生,从家庭到学校的各个层次、各个维度的德育研究环境。希望青少年德育中心整合学校德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源,在充分剖析清华大学所在社区德育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在大中小幼不同学段对于德育的相关作用影响因素,提出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的德育体系构建路径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切实推动大中小学德育实践、师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江小涓发言
江小涓代表依托院系表态。她认为清华大学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良好的德育研究积累和德育实践基础,青少年德育中心依托于公管学院建设,不仅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体现出学校对德育研究服务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期望。公管学院全力支持青少年德育中心的建设,联合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以及来自德育实践领域的专家,深入研究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深化德育理论研究,提高德育工作成效,进而为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谢维和致辞
谢维和代表中心学术委员会致辞。他认为重视德育是清华的传统,从吴宓、周诒春、闻一多、罗家伦等老清华学者关于职业选择、德育讲座、对国家的责任等故事,到新清华的“又红又专”,再到学校提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充分体现出清华办学遵循教学规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他特别赞赏李贤凯先生关注、捐资德育,是懂教育、有大情怀的人。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有诸多变量和因素,其中德育是最重要的,李先生看到德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远见卓识。德育也是最难研究和实施的,学校德育跟社会德育、家庭德育之间如何协调?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规范如何与时俱进?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最有意义、最值得去研究的,学术委员会将汇聚校内外各方智慧,为推动青少年德育中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国珍致辞
关国珍代表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对于清华大学德育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她认为这是清华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体现了强烈的育人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发挥了首都一体化德育研究与实践的头雁作用。她希望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发展,与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共同开展持续而有深度的合作,聚焦纵向衔接和横向协同机制的研究,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骨干力量,为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的落实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揭牌仪式
过勇、谢维和、江小涓、李贤凯、袁桅、关国珍共同为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揭牌。
中心执行主任谢矜介绍了青少年德育中心未来工作计划以及当天启动的德育实践基础数据调研和案例征文有关安排。中心副主任吴俊、赵琳分别主持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学术研讨会的学理探究和实践交流环节。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部分大中小幼研究基地校德育负责人、校内相关院系师生参加中心成立仪式及学术会议。
会议现场
供稿
:
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