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94俄罗斯专享会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简称“学术顾问委员会”)2021年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主题为“迈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科技发展与公共治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学术顾问委员会中方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杨斌等15位学术顾问委员及嘉宾现场参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年度外方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Danny Quah)等8位学术顾问委员和嘉宾在线参会。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副校长彭刚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民主党派、公管学院负责人和其他班子成员及有关老师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清华公管学院院长江小涓主持。
开幕式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与主旨发言
开幕式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书面致辞(致辞稿主要内容已另发)。
中方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以“迈向现代化全球化的科技创新”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谈到,当前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这种情况下共同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的共识,应对这些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的挑战,需要全球科技界加强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来提供系统性的、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有效地回应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当前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动力。随后,他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历程为例阐述了跨界协同正在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低碳正在成为全球科技治理的共同使命。他指出,未来的五年将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期,全球科技界要适应新需求、新挑战,要以包容性创新为引领,实现科技向善、科技育人的理念,积极地倡导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理念,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有效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钢作主旨发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以“实现碳中和愿景要发挥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为题作主旨演讲。他强调,近期最大的全球公共治理问题是疫情防控,远期则是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最大的市场失灵,碳中和是关乎政治、经济、生态、民生和安全的全球重大战略,是涉及到工业革命、能源革命、技术革命与消费革命的重大市场机遇。实现碳中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需更多重视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多边合作,平衡发展权与排放权的关系,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完善规划规制举措,制定双碳路线图,支持部分行业、地区率先达峰,用好约束和激励措施推动减排;创新和完善绿色低碳转型相关制度供给,推进修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强化教育供给对碳中和愿景的适应性,以新型举国体制引导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制高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防范转型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他表示,实现碳中和最终需要国家意志转化为企业和公民行为,未来要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把绿色低碳理念的基因植入高质量发展机体。
辜胜阻作主旨发言
中方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主持会议。他指出,高校要承担起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推动高质量大学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未来的公共治理、人才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
周小川主持会议
中方委员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代表清华大学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2021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以“迈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科技发展与公共治理”为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化的过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关键,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清华一直在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课题,首先是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此外还要推动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当前世界不确定性增加,大学担负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清华110周年校庆前夕举办的2021大学校长全球论坛形成了“清华共识”,提出未来大学要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这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邱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清华大学的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大学的科研创新一定要服务国家战略,精准对标国家需要,用科技实力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学校致力于在科研活动中培养人才,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面向未来,清华还将着力建设大学创新体系,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自由探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还要在学术生态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近年来,清华大学先后成立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最近又成立了高温气冷堆碳中和制氢产业技术联盟和碳中和研究院,这些都是致力于用科技创新为国家、世界公共治理做出贡献的重要举措。希望各位委员为公管学院的发展战略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推进公共治理这件关乎现在和未来的大事。
邱勇作开幕式致辞
中方委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在发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影响着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崛起复兴。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清华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把握学科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优特色学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公管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和世界发展的前沿趋势,充分发挥清华综合学科的优势,在人才培养项目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次会议围绕高等教育、科技发展和公共治理等议题,对清华大学和公管学院发展提出了诸多具有借鉴价值的意见建议。陈旭代表学校衷心感谢学术顾问委员会长期以来关心清华大学和公管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希望公管学院在各位委员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下,争取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治理水平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陈旭发言
年度外方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Danny Quah)作主旨发言。他认为,公共管理学院培养的学生是今后希望在公共治理领域有所建树的专业人士,在未来将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主体,因此学院应在跨国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深度学习等方面给予学生支持、帮助和指导,以使其具备从事公共治理有关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学院还需在价值塑造上着力,培养学生牢记自身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时刻关注社会的声音和福祉。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人类社会正面对许多危机,但中文的“危机”二字,既代表了危险,也代表了机会。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对有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出新的挑战,也为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清华公管学院克服传统经济学、政治科学和公共管理等学科发展相较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新鲜、更先进的学术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应对未来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当中出现的挑战。
柯成兴作主旨发言
清华公管学院院长江小涓向学术顾问委员会汇报了学院工作及发展设想。她谈到,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公管学院在未来十年发展中,要把现代化建设的共性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性结合好,培养出服务中国和全球公共治理的优秀人才;要把凝练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问题与回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结合好,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学术成果支撑;要把推动科技发展与审慎考量科技伦理问题结合好,促进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过去一年,学院教学秩序有序恢复,教研人才荣誉不断,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各位委员辛勤指导学院工作。未来,学院将继续创新专业学位教育,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服务公管学科发展。江小涓希望,学术顾问委员会多提出宝贵意见,对如何以更多形式、更高质量推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贡献远见卓识。
江小涓作汇报
大会发言
中方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作题为“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下的公共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发言。他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与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公共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网络和数字技术在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字赋能、技术赋能使数据治理工具箱日益丰富,治理精准性和治理协同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网络和数字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公共治理面临数字技术能力不足、监管空白和滞后、公共管理不当等带来的风险挑战。对此,一要加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公共管理人才训练,提高政府官员专业素养;二要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强化交叉学科培养和学科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谢伏瞻发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李波作线上发言。
李波发言
外方委员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全球公共政策、事务与管理院校联盟前主席,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欧伦波(Robert Orr)围绕高等教育在21世纪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发言。他表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伴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不一致性、不延续性,高等教育作为黏合剂,在公共管理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高等教育为人类提供更多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手段和合作治理模式。欧伦波希望,政府、高校和企业能够就多边主义以及公共私有部门合作等模式开展更多研究,鼓励高等院校学生之间的自由流动,打破在人才自由流动方面的障碍,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作出贡献。
欧伦波发言
中方委员商务部原部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陈德铭从公共治理和大学现代化、科技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出发,分享了他的想法。他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是要在现行制度体系下把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同时,现在的管理与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公共管理必须有理论上的创新。他以信息全球流通的环境下全球各国对信息管理的政策不同为例,阐述了中国的公共治理应既保持自身特色又与国际接轨,并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下,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目标等议题可能是一个能够寻求国际合作的领域。
陈德铭发言
中方委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围绕人才、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发言。他认为,科技创新的持续发生,只能出现在科技人才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因此,一是要通过现代化高等教育持续培养优秀人才,加强知识与技术的积累创新,发挥高校的开放、包容与影响力,培养人才开放心态与国际视野;二是将教育转化为科技,实现科研成果应用化、规模化、产业化,利用有效的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中金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希望未来通过与专家加强合作,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贡献。
黄朝晖发言
外方委员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长、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胜茂夫(Shigeo Katsu)从哈萨克斯坦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发展情况,分享了他对高等教育、科技发展与公共治理现代化的看法。他认为,当前处于全球公共政策框架非常有效的时代,高校拥有最大程度的学术自由以及相对健全的机制和体系。他认为,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以正直、包容、透明为核心的价值观,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他强调人的因素是追求科技进步和公共治理进步最重要的一环。在疫情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当下,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科技发展、公共治理都必须要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机构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对我们社会作出的贡献也应该更大。
胜茂夫发言
中方委员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吴红波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全球公共治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政府信誉下降,民众不信任情绪在全球蔓延;二是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大流行呼唤更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政府;三是加强国家机构公信力需要切实的问责制度。因此,他提出,加强公共管理建设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与国际实践相结合,与全球数字化相结合,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相结合,共同努力改善国际治理,在增进本国公民利益的同时增进人类共同未来的利益。
吴红波发言
中方委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外交部原副部长李保东围绕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公共治理现代化三个方面进行发言。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做学问、培养人、经世致用。高等教育应立足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做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助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他认为中国科技实力在过去70年中有长足的发展,积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统筹协调制度,完善了“引进、消化、吸收”“走出去、请进来”的具体做法,以及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激励机制等经验,应在今后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在公共治理方面,他提出公共管理必须着眼国内和国际:在国内,公共治理不仅需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还需要落实到乡村振兴等具体工作上;在国际上,要全面参与国际事务。
李保东发言
外方委员韩国延世大学前校长、韩国SK电信董事会主席金用学(Yong-Hak Kim)就韩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作发言。他表示,高校学生期望获得多元校园体验并建立社交网络,但疫情下学生无法在现实课堂中学习,限制了其获得相关经验和培养社交技能的可能性。因此,高校必须及时采取新的教育技术以适应这一变化,建立虚拟现实的多元课堂环境,学生在虚拟课堂和校园环境中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不得不适应降低成本的现实需求。他最后谈到,信息技术应用在帮助高校有效过渡的同时,在线教育平台和人工智能也对实体高校的主体性提出了新挑战。
金用学发言
中方委员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围绕一种重要而急切的专业人才需求作了发言。他指出,当前很多市场主体都渴望理解和落实更有效地服务公共利益,保护社会成员权益,与时俱进地呼应共同体的内在要求,这不同于很多组织原本设置的公共关系、政府关系或者社会责任功能,而是将“明德为公”根植在组织的出发点和基石中。目前服务于企业与社会互动岗位的很多管理者缺少作为“为公”和“与共”的专业训练,工作方式往往呈现出战术性、界面性、修饰性的特点,而没有呈现出组织应有的本质性、战略性和系统性。不少市场主体很希望表现出作为共同体重要成员的积极态度,与大战略大布局同频共振,但由于缺乏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训练的人才和本领支撑,有时容易流于表态而难以落地。就像发挥重要作用的首席信息官、首席人力官一样,未来组织中负责ESG、负责隐私与权利保护的专业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实,需要借助公共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项目来培养提升专业能力,让这些更愿意、更职业、更持久地在各类市场主体中服务公共利益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设一个更加“与共”和谐的未来。
杨斌发言
中方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陈冯富珍(Margaret Chan)围绕公共治理和教育现代化发言。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国际社会呼吁全球合作团结和更好的治理,而良好治理需要体现公平、负责、透明等重要原则。她提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新阶段,为中国人民提供良好治理比以往更加重要。清华大学和公共管理学院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公平、正义、良好治理的领军者,使学生充分使用他们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充分承担在公共政策制定和相关事务中应尽的责任,在贫困治理、公共健康、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影响等方面,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陈冯富珍发言
中方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就农民工的终身教育问题作发言。他表示,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教育系统投入不足形成了一个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无论是就其本人、家庭和社会发展,还是就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来说,这一群体都值得关注,谁来学、学什么、资源谁提供、以何种方式组织等问题亟需考虑。他提出,农民工终身教育应当关注高中知识水平以下的群体,基本文化知识与通识性知识并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线上线下相结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同时还要解决好激励问题,实现多地区、多部门协同努力。
卢迈发言
外方委员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田中爱治(Aiji Tanaka)就早稻田大学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发言。他表示,疫情下加速的数字化转型对人们的数字化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必备的、相应的学术技能以应对挑战。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开发或设定学术工具来帮助学生们获得相应的学术技能,同时实现高质量的学术讨论。早稻田大学通过开设多语种的论文写作、数学思维、数学科学及信息科学等课程,保障所有学生开展循证式的思辨探讨,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数据科学中心和研究创新中心,开展交叉学科教育,与顶级高校和科研型企业开展合作,加强学生的原创性和学术性研究能力。
田中爱治发言
年度外方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Danny Quah)在总结中谈到,本次会议丰富充实,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正面临着地缘政治争端、民粹主义兴起、去全球化盛行等挑战与陷阱,考验着21世纪人类社会能否实现繁荣发展。一方面,要在实现高质量科学进步的同时,注重开放包容和人文精神,保障科技发展为全人类造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成为国际交流、跨国合作的黏合剂,清华公管学院应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连接不同机构和院校的重要纽带。
会议现场
供稿 | 顾问委员会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