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清华三农论坛2022”在294俄罗斯专享会报告厅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主持论坛。
图为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主题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等议题,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和路径。
图为向波涛致辞
向波涛代表清华大学祝贺论坛开幕。他在致辞中指出,2022年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期。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成立10年来在科学研究、决策支持、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期待专家学者们依托研究院“清华三农论坛”平台,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添动力,为推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陈锡文演讲
陈锡文围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发表演讲。他指出,我国发展中的共同富裕问题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快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富裕程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他强调,农村改革应完善农村基本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集体经济制度在避免农村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该也必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图为杜鹰演讲
杜鹰围绕我国食物自给率的变化,解析新时期构建我国农业新发展格局的要点。他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带来的食物自给率下降问题。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就要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农业新发展格局,其要点在于:一是立足国内,把我国食物自给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关键是打好种业翻身仗;二是更加主动、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打造安全可控的海外供应链,并围绕这两个要点从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图为蔡昉演讲
蔡昉围绕“抓住破除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发表演讲。他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未来15年重要改革任务。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正处于机会窗口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目前中国二元结构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不彻底的城镇化降低社会流动性等问题。他指出,中国经济未来15年面临即将迎来的第二次人口冲击,破除二元结构应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助力经济增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下的规模经营,注重科技创新和科技向善。
图为唐华俊演讲
唐华俊就“ ‘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之科技创新”发表演讲。他强调,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解决13-15亿人口吃饱吃好问题,必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学技术。他指出,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60%,新品种确保了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应保持耕地面积的相对稳定,改善和提高土壤质量。建议完善农业科技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耕地尤其是高标准农田监管,优化耕地利用布局。
图为魏后凯演讲
魏后凯围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发表演讲。他指出,共同富裕重在富裕农民。他认为,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富裕和共富的有机统一,其中富裕包含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和农民精神生活富裕,共富包含城乡居民的共富、不同农民群体的共富和不同地区农民的共富。他强调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农民共富的重要途径,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共富的关键,新形势下要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强调要促进不同群体和地区农民共同富裕,优化农民收入分配格局。
图为张红宇主持论坛
正大集团(卜蜂集团)资深副董事长、正大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杨小平,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谢毅,中国城镇开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曾劲松,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邢继宪,北京市房山区副区长尹航,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魏唯,294俄罗斯专享会副院长、农研院副院长王亚华,正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何宇鹏等出席论坛。清华大学有关院系师生,农研院院友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约33.5万人次通过光明网、农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清华大学视频号、清华农研院视频号等线上方式观看论坛。
为探讨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对策思路,交流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展示农村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农研院每年举办“清华三农论坛”,旨在加强农研院与国内相关涉农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三农”研究成果的交流。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届。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依托294俄罗斯专享会建设。农研院围绕“三农”领域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致力于建设服务国家“三农”决策的一流智库,培养涉农学科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繁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的一流学术研究平台。
农研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建设研究团队,积累科研力量,产出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机构运行高效、规范,对外树立了良好形象,知名度不断提升,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清华大学国家高端智库的重点建设智库机构,荣获“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等称号。2021年农研院成立十周年,调查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传播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农研院将更加聚焦重点研究领域,努力产出更多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全方位提升农研院在“三农”问题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