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以“开放、创新与区域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成功举办。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提前发来视频致辞。中国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斌,深圳市人才研修院副院长张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香港中联办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周和,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执行会长刘红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294俄罗斯专享会执行院长朱旭峰等嘉宾出席上午论坛开幕式及主旨论坛。香港科技大学教授、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深圳科创学院院长李泽湘提前录制视频作主旨演讲。深圳市委市政府、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市)县领导同志,全国各地各部门公共管理专业人士和清华大学校友师生等分别在北京会场、深圳会场,在线或视频形式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届高层论坛共设四场分论坛,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包容性城市与治理变革”“打造创新高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与治理现代化”。本篇主要介绍分论坛四。
分论坛四:共同富裕与治理现代化
分论坛四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承办、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协办,旨在通过探讨共同富裕相关的制度安排、基层治理、城市创新、社会参与等议题,促进共同富裕与治理现代化。294俄罗斯专享会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学术院长王亚华主持分论坛四。
高层论坛分论坛现场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以“共同富裕与再分配”为题作演讲,从国际和比较的视野看待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他表示,先有零次分配才有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零次分配的历史背景是“伦理社会”,分配主体是亲友和乡党,分配的客体是共同体产出,但即使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应在税收、住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上,鼓励零次分配。通过比较东亚与其它经济体的情况,他指出,如果初次分配比较平等,可以降低二次分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关注初次分配尤为重要。关于二次分配,他用跨国数据显示,支出端政策对降低不平等的贡献比收入端更大。在进行三次分配的国际比较后,他指出三次分配在解决不平等问题上的作用很小,不宜夸大。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收入的比较平等需要依靠多种手段,其中零次、一次、二次分配都非常重要。
王绍光作主题发言
湖南日报社驻安化县仙溪镇大溪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副队长袁礼成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为题发言,分享了从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感想。湖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近年来推动脱贫致富实现了新跨越。他从党建引领、基础兴村、产业强村、善治安村、引客入村、消费帮扶、志智双扶、电商直播、基层治理等方面介绍了湖南日报社倾力帮助华南村、大溪村从昔日省级深度贫困村蝶变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的沧桑巨变。他总结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三点启示:一是党建引领是根本,加强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基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落脚点和重要抓手;二是产业发展是核心,始终将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强村富民,为乡村人才干事创业“加油赋能”;三是共建共享是关键,群众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只有发动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出力、众人的事情众人管理,乡村才能全面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袁礼成作主题发言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以“成都市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为题,基于对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分享了对于推进共同富裕的观察和思考。他指出,推进共同富裕是进一步做大蛋糕、提升效率、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推进共同富裕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生产集中,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推进共同富裕能够提升弱势群体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还能够通过增强整个社会的组织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另外,共同富裕要求精神共同富裕,能够提升劳动者的主体性生产要素更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更深层次考虑,精神共同富裕就是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推动人的物质性发展,还要推动人的精神性发展,从而促进文化公共产品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生产效率。
鄢一龙作主题发言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深圳市南山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促进会会长陈飞宇以“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社会企业培育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为题,系统介绍了社会企业培育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企业的参与可以促进社会治理格局现代化、科学化发展。中国社会企业起步较晚,但是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时刻回应时代的使命担当,履行自身社会责任;要通过社会企业的培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价值宣导,实现整个社会企业的蝴蝶效应和鲶鱼效应,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
陈飞宇作主题发言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罗文恩以“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探讨”为题,分享了社会组织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推进的路径及目前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他界定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并从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明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其次,他认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四条路径,一是大力培养专业型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二是数智赋能,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的效率;三是厘清政会关系,避免行政消解社会;四是鼓励社区自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最后,他从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等方面指出社会组织治理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
罗文恩作主题发言
腾讯微信支付公共服务中心总经理辛建华以“数字技术助力共同富裕与现代治理”为题,从互联网企业的视角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实践和思考,阐述了数字技术应用对共同富裕和现代治理的助力。一方面,他以微信支付平台发放消费券、缴纳社保的场景应用为案例,介绍了微信支付在精准帮扶和惠民助企等领域中与政府部门合作探索创新的补贴发放途径,认为数字技术能够协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稳增长、惠民生,并有利于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他介绍了微信支付联合地方政府、腾讯基金会,在致谢抗疫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帮扶特殊群体大病医疗保障等爱心公益项目中,用技术力量助力公益数字化方面的探索。他认为,数字技术可以助力社会资源和福利向特定人群精准覆盖,促进持续价值创新和共同富裕。
辛建华作主题发言
最后,王亚华对分论坛做了简短小结。他表示,六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展现了一个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多元化途径,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治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相关国内外的经验和实践前沿,给我们很多新知及思路上的启发,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
王亚华主持分论坛四并作总结发言
本届高层论坛北京和广东深圳两会场共邀请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界与实践界代表和清华公管校友院友参会,并与光明网、新浪财经、新华网等媒体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观看人数近200万人次。
供稿丨论坛撰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