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人文论坛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主办,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承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北京人文论坛”,于2022年12月10日在清华大学(线上)开幕。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为主题,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人工智能科学伦理教育模式与方向,探讨智能化教育场景中的治理挑战及应对。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长安、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彭刚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主持开幕式暨报告发布会。30余位来自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小学、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出席论坛,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人工智能科学与伦理教育”“智能化教育场景下的治理挑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
柳长安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是北京市推动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项新举措,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理支撑,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中心利用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公共管理、科技治理等方面多学科优势和积累,面向人工智能文化、伦理、教育、社会认知与治理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中心学术特色突出,人才培养优势明显,成立一年来工作成效显著,研究成果丰硕,为提升北京人文国际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彭刚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教育的前沿阵地,必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正在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改变教育资源的生产和供给方式,缓解教育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问题。如何在教育领域善用人工智能,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使之与教育良性互动?如何通过AI赋能,注入新的教育活力,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教育实践?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本次论坛希望重点交流与研讨的内容。
开幕式后报告发布环节,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指出:在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质量教育。总体而言,政府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互联网+”战略推动教育行业发展、公众参与倒逼教育升级三个因素构成了“三轮驱动”的AI赋能教育路径。具体而言,AI赋能教育实现了优质资源大规模复用、大范围共享,推动教育公平,打破规模教育壁垒,提供个性化教育模式。与此同时,AI教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作为科学知识与核心技术的内容载体和工具方法,为学生提供观念理念与思维认知;在学校侧,AI带来了学校管理方式、效率的极大改善;在家庭侧,AI赋能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帮助家长更好地获知孩子的学习情况。报告中还分享了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和网易有道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上的实践案例,显示出新一轮的教育生态变革将加快到来。当然,AI赋能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新教育鸿沟”、施教群体技能欠缺、学生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李正风教授的主旨演讲以“技术赋能与伦理教育”为题,他指出,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是技术不断赋能社会的过程,现代化进程是不断发展、运用科学技术力量的过程,技术赋能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正如“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人类活动成为影响地球系统和自然世界的核心力量,而这种力量源自科学、技术和创新,人类世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时代”。社会的知识化、技术化、数据化对公民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推动了教育革命,改变了人类交互学习的机制和能力,AI赋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技术赋能社会伴随着风险,有限的人类理性使技术使用过程中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很多伦理问题都产生于决策权、控制权让渡,也会渗透到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因此,要防止AI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延伸到教育活动,要注意AI赋能教育可能放大教育体系既有的伦理问题,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是AI赋能教育的重要内容。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主旨演讲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小学高质量育人”为题,她认为,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不是由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人决定的。主要从课程供给让儿童与人工智能对话、新基建赋能师生一日学校生活、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淬炼师生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窦校长也分享了清华附小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课堂知识迁移应用,可辐射赛事平台锻造,智慧校园新基础建设,个性化精准化的育教学评价。她指出,学生未来的“试卷”,是一项项真实的未知挑战,儿童应对生活的本领,从会与智能设备“对话”开始。智能化教育生态打造了以儿童为中心的、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体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条件,促进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构建虚实融合、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环境,如何建立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无边界学校,如何探索信息时代小学教育治理新模式,如何解决好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艳教授以《初中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初探与反思》为题做主旨发言,她指出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面向青少年的实践和研究仍然较少。李艳团队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专门开发了适合中国本土的课程,并在杭州市萧山区某中学得到应用。通过评价发现,通过课程教学、学生们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形成了合理的价值观念,总体上,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正面的感受;同时也存在课程内容挑战性不高、形式有待创新、师资培训不够充分等问题与不足。最后,她提出了对初中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反思。认为课程内容可以基于学生学情灵活调整,学科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应更加强调评价设计。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以《让学生学会管理两个世界》为题做主旨发言。他提出,学校要教会学生混合学习,为其在虚拟世界里的生活打好基础。他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直面不良结构问题。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世界,结构良好的问题越来越少,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筛选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并不容易。因而学校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大量不良结构的问题。李希贵进一步指出,要借助互联网平衡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我们是移民,孩子们是原住民。传统的做法事实上违背了孩子提升信息素养的规律。学生的在线需求必须满足较低层次后才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学校应该帮助孩子成功跨过互联网的每一级阶梯,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跨过这些台阶尤为重要。
圆桌对话
第一场圆桌对话由294俄罗斯专享会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谢矜主持,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伦理教育”展开对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教授认为,AI的本质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替代,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完成很多工作,具备协同教学的能力,传统教育标准化和智能教育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也许能够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国豫教授认为,数字化智能时代的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自由的发展,过多地被智能化设备所控制,值得我们反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袁中果指出,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就是希望其能够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能够帮助全体学生学会知识积累和创新方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知远认为,对于教育,培养人在未来社会中发挥他所能发挥的作用,能够更好定位自己,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商汤科技AI教育事业部教研总监董晓勇认为,如何让不同的学校意识到人工智能数字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转变师生观念,让他们去体会其中的价值是很重要的。
第二场圆桌对话由294俄罗斯专享会执行院长朱旭峰教授主持,围绕“智能化教育场景下的治理挑战”展开对话。美国院校研究协会前主席、印第安纳大学教授Victor Borden介绍了美国将大数据用于教育服务的典型案例,并结合其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说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指导大学的战略发展与学生就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教育应加强前瞻研究,制定伦理框架,提升产品安全性和成熟度,主动适应智能教育工具。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李仁涵教授认为,不管技术如何变化,其中的人始终不变,因而国家之间应团结协作,求同存异,寻求最大的价值公约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认为,任何技术都具有双刃剑的影响,当人工智能用于教育面临个人隐私保护、教育的规律性和个性化、数字鸿沟造成的不公、技术过度依赖问题。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亚飞认为,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应充满信任,同时产业界不能辜负社会的信任。应形成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评估规范,从用户视角提出客观理性的认知。
会议最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薛澜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通过四个主旨演讲、两场圆桌对话,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进行了深入富有价值的交流。一是交流了思想;二是分享了实践;三是增进了了解,为促进下一步的研究开展与对话交流奠定了基础。最后,薛澜教授宣布本次北京人文论坛顺利闭幕。
供稿丨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