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京举办首届“中国专业学位案例日”主题活动,发布首批共15项“精品案例课堂”项目成果。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范海林,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姜国华,有关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和代表,中国案例研究期刊联盟代表、高校案例机构代表等出席活动。我院孟庆国、张楠教授在《电子政务》课程中主讲的《数据驱动的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案例教学课堂成功入选,课程还得到我校2022年度文科建设“双高”计划“中国特色案例库专项”支持。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小涓教授为作者代表颁奖。
江小涓在致辞中指出,案例教学在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不断努力,案例建设学术生态环境正在发展完善,重视案例研究和教学正在高校和学界得到广泛共识,且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江小涓强调,一是要开发能有效解释中国经验的典型案例,通过系列经典案例研究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实践的本质,抽取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要素,构建体系化的中国理论,在国际可比框架下讲述好中国故事;二是要发挥案例教学育人的核心功能,向学生提供针对现实又有较多学理含量的案例,提高他们运用理论要素分析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践创新中具备理性思考和前瞻判断的能力;三是要更好推动案例研究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有益的案例,邀请国外专家组成开发团队研究和开发中国案例,主动为国际案例库添加中国案例,推动国外学界使用中国案例进行教学。
江小涓致辞
范海林在致辞中指出,在案例专家委指导下,案例建设迈出“五大步”,案例的征、建、用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入库案例超过5000篇,覆盖了27个专业学位类别,拥有了较好的资源基础。下一步,学位中心将深入落实怀进鹏部长关于案例建设“三个加强”重要指示,持续推动案例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案例供给质量,增强案例使用效力,更加重视做好案例建设、案例使用大文章,让案例更好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干部培训、国际学术和教育交流。
范海林致辞
张楠作为代表获颁证书(左三)
案例教学课堂简介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数据驱动社会治理方式优化成为政府改革创新的首要选择。北京市多年来持续探索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接诉即办”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将群众诉求直派街道乡镇,开展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指标的绩效考核,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快速办理、快速反馈,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接诉即办”经历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和“未诉先办”三个阶段,当前改革进入以大数据汇聚和分析实现主动治理、智慧治理的关键时期。为此,北京市探索建立“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融合了12345政务热线和网格化管理的优势,通过双向赋能缩短城市治理案件的处置时间、提高解决问题效率,提高城市治理的协同治理、主动治理和智慧治理水平。本案例教学课堂旨在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字政府、社会治理的理论知识,分析北京市政务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使学生系统理解数据治理驱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运作机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反思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供稿丨案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