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为系统全面探讨中国低碳转型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由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组织,联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系统工作专业委员会共同在京主办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本届年会以 “加速低碳转型·赋能美丽中国”为主题,邀请了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的14家合作机构,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论坛的发言和讨论。论坛就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核心议题共组织了八个平行论坛,专家们分享了中国低碳转型路径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者最新的学术成果。围绕低碳转型如何赋能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关键问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政策建议。本次年会吸引了50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校学生现场参会,同时论坛通过清华大学视频号、清华大学CIDEG、新浪财经、中国能源网、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多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近9万人在线观看。
主论坛现场合影
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 CEMF 2023
主论坛主持:陈玲主任(左)、胡秀莲研究员(右)
年会上午的主论坛首先邀请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CEMF项目主任薛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美国环保协会(EDF)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发表致辞。主论坛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CEMF副主任陈玲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秀莲共同主持。
嘉宾致辞:薛澜教授(左上)、贺克斌院士(左下)、秦虎(右)
薛澜教授代表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对全体参会专家表示感谢,他指出,加速低碳转型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需要协调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贺克斌院士表示,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危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探索可协同增效的应对之策。
秦虎副总裁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要求,有序、有效地推进气候行动有利于获得经济、社会、环境和气候等多重效应。
潘家华教授作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认为,高质量发展的零碳动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选择、能源供给保障、财政和市场激励机制等。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加强政策实施和市场引导力度,提高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推动零碳动能的发展和应用。
周大地先生作主旨演讲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在模型建模中,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建模现在不要忙于把模型搞得非常复杂,而是要进一步地解决模型如何运行以及如何更好地为低碳转型目标服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低碳零碳技术的巨大经济潜力,以及优先分析电力系统如何提前实现零碳化等重要系统优化问题。
张希良教授线上作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他对经济系统建模、能源系统建模、人类系统和地球系统耦合建模、大气化学模式与经济系统和地球模式连接等前沿科学问题的思考,指出这些科学问题对优化优化碳中和转型路径十分重要,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关注这些问题。
苏斌主任线上作主旨演讲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苏斌分享了在新加坡光伏使用和东盟区域电网中所涉及的问题,并指出,新加坡光伏使用中面临的问题涉及成本、使用面积、价格等因素,而在东盟区域电网中,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源占比和目标承诺,以及如何更好地在不确定性下进行能源分析。
鲁玺教授作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鲁玺教授表示,我国不同区域在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上存在较大差异,碳中和能源转型过程中会带来多维区域异质性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兼顾地区效率与公平的能源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他指出,准确反映与刻画区域异质性的数据库、情景库与综合转型评价模型方法将是未来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基础。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 启动仪式
本届年会的高潮部分是启动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将为能源环境经济领域热爱模型的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经济领域培养和储备一支优秀的青年模型工作团队。启动仪式由EDF能源与自然副主任裘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关大博介绍了青年学者论坛的成立宗旨、具体规定和主要活动。中国能源模型论坛众嘉宾上台共同参与启动。
高霁主任解读报告成果
作为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2035美丽中国系列报告之——加速低碳转型,赋能2035美丽中国”报告由EDF能源与自然项目主任高霁正式对公众隆重发布。高霁主任介绍,报告的研究表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应聚焦生态环境领域,重点从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质量与健康、生态保护与修复三个重要维度系统、全面地推进与落实工作,有效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并贡献于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SDG)的推进和中国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的实现。
左起:李善同、张志强、刘强、陈迎、胡秀莲(主持人)现场点评
随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对外合作交流部主任张志强,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点评。点评专家认为该报告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和指引,对于实现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希望各利益相关方及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协同工作,在模型开发和应用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相关问题。
王小玲(左)、滕飞(右)期刊介绍
上午主论坛最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主任王小玲、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分别介绍了《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能源与气候管理》中文及英文版期刊,这些期刊将为国内外专业研究团队和决策者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向全球展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见解。
年会下午部分设置了八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就“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理论与应用进展”“气候风险下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中国碳中和经济影响前沿进展”“地方碳中和碳达峰路径研究”“能源技术创新与国际比较”“双碳背景下的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碳中和背景下的韧性与可持续供应链”“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减缓与适应并重”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届年会的相关讨论为实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最新的研究依据和决策参考。
请您扫描以上二维码观看论坛视频回放
供稿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