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94俄罗斯专享会(以下简称“公管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顾问委员会”)2023年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副校长彭刚出席开幕式。
辜胜阻致辞
辜胜阻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应对挑战,要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团结代替分裂、以信任代替猜疑、以包容代替排他、以新型全球化代替脱钩断链,呼唤中美关系回暖向好,为低迷的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应对挑战,需要中国在全球公共治理向好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世界提供更高质量的合作平台和更加丰富的公共产品,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期待中国公共管理学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研究和解决重大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复杂问题,强化数字化绿色化背景下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研究,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邱勇致辞
邱勇指出,顾问委员会成立四年来在促进清华公共管理学科更好为国家治理服务、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本次会议以“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公共治理”为主题展开研讨,正应其势、正逢其时。大学在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挑战面前,应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在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中的独特作用,搭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面前展现更大作为。“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清华将全力支持顾问委员会各项工作,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共同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更大的贡献。
楼继伟作主旨发言
楼继伟指出,虽然对现代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共同发展是共通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立足中国国情、坚持系统性思维。全球公共治理面临逆全球化思潮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中国应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坚决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方向发展。在国际合作中,大学应发挥独特优势,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全球化时代培养高水平的全球公共管理人才。
约翰·L·桑顿主持闭门会议
本次顾问委员会会议以“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公共治理”为主题,包括开幕式、闭门会议和现代治理论坛。巴理克黄金公司董事长、亚洲协会联席理事长约翰·L·桑顿(John L. Thornton)主持闭门会议。
吴红波发言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名誉会长吴红波以“全球治理的挑战”为题发言。他谈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永恒主题,但当前都面临严峻挑战。联合国决策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一些发达国家长期不履行承诺和双重标准,已影响各国之间的互信和国际社会的团结,严重制约全球公共治理困境的解决和公共治理目标的实现。他指出,国际社会应充分协商、改革和创新目前的全球治理体制,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谭耀宗发言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会务顾问、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介绍了他作为清华大学高级公共管理硕士(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顾问的工作经验,对公管学院的项目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果表示赞扬和肯定,认为EMPA项目对“一国两制”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欢迎,并就项目设置、课程安排、校友工作、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伊琳娜·博科娃发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际荣誉院士、世界艺术与科学院荣誉院士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从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的角度发言。她认为,当前全球面临各种危机,严重影响全球公共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以开放的态度加强合作,推动全球公共治理议题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等教育应当融入国家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中,发挥推动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平台作用,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吴波发言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财务官、管理委员会成员吴波表示,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科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更多资源流向发展中国家,这对公共治理和全球治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金公司作为投资银行,组建中金研究院,围绕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发展阶段进行公共政策研究,与公管学院合作开展乡村振兴调研,今后将一如既往支持学院发展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柯成兴发言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Danny Quah)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公共管理学院普遍面临着双重挑战。作为学术机构,学院应当提供高水准学术成果,培养学生前沿和基础性思维能力;学院所从事的相关工作还要超越学术机构自身,思考如何通过培训公务人员,发挥公共政策影响力。希望全球的公共管理学院能够在发展中融合不同使命,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引领等多方面取得成功。
燕继荣发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以“面向未来的中国公共管理”为题发言。他指出,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公共管理学界应更多关注以下议题:面对贫困、疾病、环境、恐怖主义问题等全球共同挑战,亟需创新全球治理机制;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经验不仅值得中国学者研究总结,也希望世界各国学者予以关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对传统秩序和管理机制所形成的挑战和机会值得深入研究;新能源、新产业不断发展,为此需要标准化等领域的合作值得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应深入研究国际合作的创新形式和机制。
严金明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求是书院院长严金明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应承担时代化、本土化、全球化的历史使命,需要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条路径加以推进。要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归纳以及对经验现象的理论建构,充分认识到影响公共管理行为、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主要因素,揭示出人类公共管理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自觉提升公共管理品质、改进公共管理质量,为实现人类美好公共生活的目标指明方向。
江小涓发言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指出,数字技术对社会秩序带来了广泛冲击,维护数字时代的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首要责任。数字技术对政府、市场和公民的恰当权利边界,个人权利和义务均衡,社会资源配置规则,人文关怀和价值观等方面带来冲击并提出重构诉求。因此,数字时代的公共治理更要突出以人为本、技术秩序服务于人的价值观,肯定情感价值、尊重社会选择、保护个体合理权益,特别要保护“数据弱者”的基本权益。
彭宗超主持开幕式
公管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开幕式。公管学院院长朱旭峰作院情报告。
朱旭峰作院情报告
朱旭峰在闭门会议上向委员和出席嘉宾汇报了学院年度工作和发展设想,回顾了学院在学科布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智库工作、全球战略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并介绍了应对未来发展挑战的学院工作计划。他还提出了希望给予建议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思考,期盼各位委员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为公管学院成为“中国顶尖、世界著名的公共管理学院”的目标提供大力支持与指导。
约翰·L. 桑顿(John L. Thornton)在总结中指出,与会嘉宾提到的很多问题都具有共通性,也亟需协作解决,需要以最大范围的智慧、创新和经验来应对。公管学院应当推动各方共同努力,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推动多边对话和跨领域协作上发挥作用,尽可能将知识经验和创新源泉相连接,寻求更多力量合作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挑战。牛津大学布拉瓦里克政府学院院长林奈莉(Ngaire Woods)等委员在线上出席会议。美国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校级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Paul Romer)还线上参加了晚上举办的现代治理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清华大学有关部处领导、公管学院有关领导和部分师生等参加会议。
嘉宾合影
会议现场
供稿丨会议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