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公管学院2023年度教师沙龙暨博导研修会在公管学院620会议室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开展。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院长朱旭峰,副院长王亚华,党委副书记周绍杰,副院长殷成志,副院长朱俊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程文浩,院长助理慕玲,公管学院新导师,部分资深导师及30余位教师参加沙龙。沙龙由院长朱旭峰主持。
朱旭峰表达了对与会老师的欢迎,指出进行常规化的导师研修交流非常有必要。本次沙龙旨在帮助新教师和在职博导更加深入地了解博士生培养制度和各项培养改革举措,为学院教师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亚华首先以党和国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及学校、学院对博士生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基本,介绍了学院在博士培养方面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所做的主要改革和取得的相关进展。他从博士招生、培养、学位监管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有博士生规模结构,重点提到了近年来我院在改进招生制度、加强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管理、强化学位论文质量把关等方面的举措,展示了学院支持跨学科培养、国际化培养等方面提供的各类支持,鼓励指导教师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
随后公管学院教授周绍杰、刘志林作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代表与参会教师分享他们的学生培养经验。
周绍杰围绕导学关系、研究选题、团队建设、合作发表、研究方法等方面分享了培养博士生的心得体会。他强调要营造良好的课题组氛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要把博士生视为独立的科研人员,给学生自由选题的空间,同时要引导学生拓宽研究视角,瞄准前沿研究方法,最终让学生产生研究兴趣和学术热情。最后,他指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巨大,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找到契合点,彼此成就、亦师亦友、共同进步。
刘志林分享了她对博士生培养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刘老师在科研过程中把自己定位为“引路者”,将学生定位为“合作者”。她认为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支持的合作者关系,导师不仅要做博士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也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经常与学生深度谈话,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和困难,与学生讨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正向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她还提到在指导过程中会为博士生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和平台,鼓励支持博士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让学生参与到国际学术共同体工作中,建立学术自信,提升学术交流能力。最后,她认为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导师以身作则,对学术严谨的态度和大量的投入都在激励着所指导的学生不断奋进。
慕玲围绕案例建设的时代背景要求、中英文、多媒体案例开发情况、案例征集活动、激励机制、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介绍了2023年秋季学期案例工作。她强调案例开发与应用要紧扣人才培养需求、学科发展方向与学校发展战略,要不断加强现代化案例机构的建设,要重视案例开发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坚持创新案例开发方式和激励机制,营造持久浓厚的案例建设氛围,不断加强中国特色案例库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导师们围绕学院博士生培养制度、学位论文质量监管体系、博士生退出机制、案例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党委书记彭宗超对本次博士生导师研修沙龙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研修会议精心组织,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导师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会议通过以研讨促共识的方式,帮助指导教师更好地理解学院在博士培养方面的新方向和新举措。他强调,博士培养在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优化创新招生制度,逐步完善优化博士生生源结构,加强全流程管理,持续推动培养机制改革,完善退出机制,为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入新动能。最后,他强调导师始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责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更多力量。
会议现场
清华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2023年开展第七期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以新上岗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为主要对象,旨在结合清华大学实际情况,加强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研修班分为“开班式”、“专题培训”、“网上自测”、“分组交流”等四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由学校组织,第四个环节由学院组织。
供稿丨教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