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参加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在六教6C300作题为《清华大学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报告。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孙禺主持了本次报告。到场老师和同学就高等教育改革、清华大学的发展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疑问。
胡鞍钢教授主要讲述了清华大学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首先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说明人力资本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素,介绍人力资本衡量方法,提出中国正处于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迈进的转型期。在这一人力资本变迁过程中,《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人才就是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即经济学中讲的具有正外部性。清华大学在国家改革开放中产生出极强的正外部性,具体体现为其科学的正外部性、技术的正外部性、人才的正外部性三方面。
在科学的正外部性方面,胡教授对比了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其他大学的科技论文引用情况,从SCI论文引用情况来看,清华大学居于前列,国内高校已形成群雄逐鹿之势。从SSCI和A&HCI等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情况分析,清华大学快速提升,五年收录数量累计居第二位,且每年收录数量呈快速增长之势。在技术外部性方面,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金奖等均居首位,在国内技术领域占绝对领先优势。在人才外部性方面,他对比分析国内几所高校政治家、院士、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企业家的数据,认为清华大学需要在培养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方面做出努力。此外,胡鞍钢教授还重点分析了清华大学毕业生进入中央政治局和常委会的情况,“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以及发展公共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有助于清华大学更加专业化地培养出党和国家优秀领导人和各级领导人才。
为了分析清华大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状况,胡鞍钢教授引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学术声誉排行榜,认为清华大学排名35位,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通过科研经费支出、EI论文发表数、国际专利授权量、SCI论文发表数等多项指标的对比,他认为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技术创新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最后,胡鞍钢教授总结说,中国将成为创新国家和科技强国,而清华大学与国家民族发展“并驾齐驱”,在她百岁华诞之际,中国崛起的特有巨国规模效应将使清华大学溢出更加强大的正外部性,在这一舞台上的清华人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撰稿:王洪川 供稿:清华大学国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