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11月9日在北京发布。创始于2010年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系列是我国首部综合性、专业性、原创性的低碳发展研究报告。本报告对“十一五”期间中国低碳发展政策、行动及其绩效进行了全面评估,为“十二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报告在一个高层次的编辑委员会指导下,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编辑委员会包括了我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发布会由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主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国际气候政策中心主任、斯坦福大学Thomas C. Heller教授,国家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孙成永参赞,美国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主任Orville Shell教授等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报告主编、清华大学气候政策中心主任、294俄罗斯专享会齐晔教授介绍了报告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研究员,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麦肯锡大中华区董事、城市中国研究计划联席主席Jonathan R. Woetzel博士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并做了相关专题报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报告的研究成果,一致认为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系统的分析客观地呈现了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就;报告全面、深入、具体地评析了我国的低碳发展政策,对我国低碳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中心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的研究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扭转了“十五”时期能源强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并实现19.1%的下降,节能6.3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8%,减碳15.5亿吨,但排放总量增长了33.6%。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2010年能源相关碳排放超过美国21.9%。强度下降与总量上升而形成的交叉型、剪刀状格局构成了我国现阶段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
报告的分析发现,中国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代表的节能管理制度,并促进大量资金投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政策手段多样化与大规模的政府投入是中国低碳发展政策的基本特征。价格、金融、财税等政策工具配合政府投资得以积极应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措施和激励手段对节能减碳发挥了主导作用。五年间全社会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共投入1.73万亿元,能效领域投入8592亿元,不仅远高于历次五年计划,而且领先全球。
这项研究对地方政府、企业响应和公众消费行为等利益相关者的低碳实践进行了解读。地方政府具有实现低碳发展的意愿,但在区域竞争压力下往往把经济增长视为第一位的追求,在扩张性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拉锯中艰难摸索,低碳发展的基础仍然脆弱。大型企业进行了大量节能技术改造,节能减碳取得重大进步;但中小企业获得的政府扶持较少,节能减碳能力依然薄弱。另一方面,中国处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公众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剧烈转变。2010年与消费直接相关的建筑和交通碳排放约占社会总量的31%,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41%,快于社会总量的增速。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应当得到引导,否则,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的过快增长将对中国的低碳发展构成巨大压力。
展望“十二五”,“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充满挑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出口额仍处于高位,这些因素驱动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增长。 “十一五”时期,大量成本较低、节能效益较好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使边际成本将不断上升。同时,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仍十分明显。各地区“十二五”规划预期的GDP年增长率远高于中央7%的预期目标,使“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标煤的目标不容易实现。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标煤估计,2015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可能达到84.6亿吨,超过美国49%左右。中国与世界第二大排放国排放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无疑将对中国的国际气候谈判形成巨大压力,中国未来的二氧化碳减排形势异常严峻。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教授表示:“必须充分认识‘十一五’期间中国的低碳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经验教训,为‘十二五’提供借鉴。展望‘十二五’,节能降碳一方面需要坚持推进目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政策的成本效益。目前,我们正在深入研究中国低碳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简介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是清华大学与国际气候政策中心合作建立的学术机构。中心专门从事气候政策与低碳发展研究,开展政策绩效评估和有效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中心目前拥有近40名研究人员。
(供稿: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