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05-15 黄丹羽
微寄语 克服困难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断挑战自己才是年轻人的特质。
有些人爱花,也想变成一朵花;有些人因为爱花,却希望成为泥土。后者正是毛捷的内心写照。“小时候,对于生活的热爱让我想当一个文学家;现在,对于生活更深的热爱让我想做一名公共管理的实践者。”毛捷说。
在毛捷的简历里,有很多令人羡慕的关键词,“清华”、“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等,他发表过的文章、获过的奖励更是不胜枚举。但毛捷却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学术型”的人,他更喜欢的,是“旅行”。
10年前的秋天,18岁的毛捷成为一名清华学子。他清楚地记得,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他们被带到闻一多先生像前。先生的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让毛捷的心灵受到洗礼,“清华里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都是和祖国、人民结合的,这样的清华让我在规划人生时不会只想着自己,而是看得很远、很高、很深。”
2009年,毛捷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开始为期一年的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生活。“在飞机上其实很忐忑。”他笑着说,“当时有些不自信,怕自己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
很快,毛捷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唯一让毛捷皱眉的是,信息不对称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非常片面。为此,他作了3次讲座,向来自英国、日本、巴西、加拿大等国的访问学者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一场讲座的影响很有限,但很多事情都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毛捷说。
一年的时光让毛捷熟悉了波士顿的每一条街道,美国的其他地方他却极少涉足。“用一天时间看敦煌的一幅作品,会比走马观花看100个石窟有意义得多。”毛捷希望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旅行家”。而他想用一生去细细品味的“景点”,在中国西部。
毛捷的脚步走过青海、西藏、云南,这个与他以往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让他产生了一种冲动。毛捷报名参加团中央首期“大学生西部建功计划”。
“到西部去的决定,并没有复杂的思想斗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导师胡鞍钢经常教育我,学以致用,就是要知识为民,知识报国。到西部去,要多跟老百姓打交道。只有真正了解贫穷,才能找到摆脱贫穷的办法。”毛捷说,“大城市是中国发展的‘引擎’,需要很多大学生驻守。但也需要一批年轻人去相对落后的地区做四驱车的‘后轮’。”
“去之前准备了一肚子书本知识,到了那里才发现,之前的方案都很好,可是都没法实现。照本宣科不可取,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毛捷说。
如今,很多年轻人总把“爱国”挂在嘴上。然而,在毛捷看来,“爱”字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你热爱这个国家,二是你要有爱的能力,并能去践行。”
对于即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毛捷并不害怕。毛捷笑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要抱着谨慎但又积极的态度去边走边适应。去美国前那种忐忑的心情,和随后对环境的快速适应,也许也会发生在从北京到西部去的列车上。”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