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重塑干群关系的制度化途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它要求我们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然后交给群众讨论和执行,并在讨论和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因此,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个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联系干部与群众的核心纽带,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成为新形势下重塑干群关系非常重要的制度化途径。在网络时代,干部、群众、专家、媒体等各方政策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可以说,互联网普及后,过去封闭的、“一言堂”式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对党和政府而言,改革公共政策制定模式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创设规范的制度途径,让群众的需求、意见和情感等输入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并保障群众在公共决策中应有的权重;第二,创设规范的制度平台,让群众与干部、专家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协商、讨论以达到最后均衡的政策结果。以假日安排这一公共政策为例,若能充分重视老百姓的政策参与,“请假11天可休24天”这一网民戏谑的“请假攻略”可能就不至于出现了。
从社会风险的角度看,要想避免公共决策失误,除了依赖专家、智库的科学理性,还要发挥群众参与机制的作用,即要特别注重通过听证会、民意调查、公开辩论等途径让群众参与公共决策,把决策变成有群众基础和科学根据的过程。从公共政策层面来说,近年来出现的比较严重的干部脱离群众以及“干群矛盾”等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一些党政干部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脱离了群众,忽视或拒绝群众的需求,导致群众对政策的不满甚至怨恨情绪不断累积。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重视群众的公共政策参与也是从根本上改进党和政府应对群众利益诉求的有效机制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改进党和政府应对群众利益诉求的机制来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绝不是诉诸国家强力,而是要让地方政府退出“与民争利”的利益结构,搭建一个政府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对话、讨论、博弈从而达成合作的公共政策平台。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曾志敏 《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6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