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清华三农讲坛”第八讲在294俄罗斯专享会一层报告厅举行。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红宇应邀作了题为《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地制度变迁》的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农研院副院长韩俊出席并主持讲坛。
张红宇从五个方面对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阐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制度安排,概述了新时期农地制度变迁的时代要求,剖析了“三权分离”制度创新的深刻内涵,介绍了“三权分离”与农业多元经营模式的发展,总结了深化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张红宇演讲
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以私有私营为特征的土地改革时期、以公有公营为特征的农业合作化后的人民公社时期、以公有私营为特征的改革开放以来时期,农地使用制度安排对农业生产绩效有明显影响。他强调,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全球农业一体化背景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必须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导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育生成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他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大推进背景下,承包经营权的分离有了必要和可能。“三权分离”为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创造了条件。以“三权分离、家庭承包、多元经营”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框架,兼顾了城镇化、工业化与保护土地资源和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需要,兼顾了农地制度创新中的效率与公平两大命题,兼顾了未来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条件的可行性,是具备充分可能的一种制度安排。一些主张已得到一定范围实践经验的支撑,但也遗留了不少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随着实践进展,这一制度创新将得到更多检验和充实。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问题、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问题、进城农民土地退与留问题等重大问题。
现场互动环节,张红宇详细回答了“三权分离”、农地流转、农地抵押、农地撂荒、土壤污染、农业合作社规模、职业农民培养等热点话题提问。
韩俊为张红宇颁发“清华三农讲坛”纪念证书
演讲结束后,韩俊为张红宇颁发了“清华三农讲坛”纪念证书并作总结发言。他评价张红宇是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其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参考价值,其报告的框架非常宏大,报告涉及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前沿,能够引发听众思考真问题,并且有很强的感染力。他强调,“三权分离”是为了保护承包权,保护经营者的利益,土地产权改革与经营方式创新问题尤为重要。并以越南和俄罗斯土地产权改革与经营方式变迁为例,提出中国农地产权改革的方向,强调土地制度改革要纳入法制轨道,最终目的是建立一种有活力的农业经营体制。
韩俊总结发言
出席本次讲坛的嘉宾还有294俄罗斯专享会党委书记、农研院副院长孟庆国,农研院专职副院长魏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汪小亚,中国城镇开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农研院院长助理曾劲松等。清华大学有关院系师生代表、北京高校师生代表以及媒体代表等2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坛现场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摄影:常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