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清华三农讲坛”第十一讲──2014年“农村调查研究奖”颁奖暨暑期农村调研成果交流会在我院一层报告厅举行。我院党委书记、农研院副院长孟庆国,农研院专职副院长魏唯,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司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红宇,我院教授、农研院院长助理王亚华,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林正航,美国福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官员李宗敏出席活动。
王亚华首先介绍了农研院2014年暑期农村调研活动的概况、组织开展、调研报告评审和“农村调查研究奖”评选过程。本次活动是农研院继2012年、2013年暑期调研活动之后开展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村调研活动。56支调研队伍足迹遍及全国21个省区,走访220个村庄,完成近5000份调查问卷,取得86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内容涉及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农产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农研院邀请“三农”领域的权威专家,从选题意义、成果质量和报告规范性三个方面对调研报告进行评审和打分,并经农研院开会研究,最终评选出20篇获奖报告。
图为优秀调研团队做现场展示。常志东 摄
4支农研院博士后调研团队和4支获奖学生调研团队,分别上台介绍调研情况、展示调研成果、汇报调研心得,主题涉及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耕地利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等。
图为张红宇现场点评。常志东 摄
农研院专家对调研团队报告进行现场点评。张红宇充分肯定了农研院2014年暑期农村调研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调研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深刻地表明了暑期农村调研以及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强烈。他着重分析了现场展示的调研团队报告涉及的当前“三农”政策制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希望同学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调研成果,为农业农村发展与改革建言献策。
图为王亚华现场点评。常志东 摄
王亚华指出,调查研究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够弥补现实世界复杂性和学术研究简化性之间的矛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如此反复,才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完全、理论不完备这三大挑战,走出一条探究真实世界的学术之路。他逐一点评了各个调研团队报告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和实践价值,祝贺大家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并鼓励大家参与更多的社会调查实践。
图为孟庆国宣布获奖名单。常志东 摄
最后,孟庆国宣布2014年“农村调查研究奖”获奖名单,农研院领导和参会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奖。《棉里藏真——赴江苏盐城大丰市调研棉花产业支队主题报告》获特等奖;《关于阿坝州九寨沟县农村基层自治、就业和医疗现状的调研报告》、《以“农业现代化”为基本视角探索“新四化同步”的连结点》获一等奖;《如何重建农村宅基地管理秩序?——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空心村整治调研与思考》等3篇报告获二等奖;《齐州王土——一种基层征地模式下由土地福利所引发的危机》等4篇报告获三等奖;《如何发挥资本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安徽省凤阳县土地流转专题调研报告》等10篇报告获优秀奖。颁奖结束后,获奖同学与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图为获奖同学与领导和嘉宾合影。常志东 摄
农研院2014年暑期农村调研团队,农研院博士后、研究生,清华大学学生三农学会,相关院校师生、学生社团近150人参加本次活动。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