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上,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研院2013年度首席专家、原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奇,应农研院邀请,再次做客农研院学术讲座。在之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困境》讲座的基础上,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做了进一步分析。农研院副院长、294俄罗斯专享会党委书记孟庆国主持讲座。
图为刘奇演讲。
刘奇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除了面临社会和干部认识困境、盲目模仿美国大农场模式困境、只追求经济目标的现代农业困境、农业文明的盲从困境、农村金融的制约困境之外,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耕进草退、北粮南运、人畜争粮,种子被殖民化,农业后备军的培养,后打工族的后顾之忧,日益恶化的资源环境。这些问题同样深刻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刘奇认为,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大力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因地制宜,重视底层创新,不断深化“三农”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草地草场的国家补贴力度,加大对“草地农业”系统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恢复传统农业“人-草-畜”的自然生态循环;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服务力度,改“精英教育”模式为“生存教育”模式,动员科研机构、国企将总部设立在乡村;大力改革种业科技研发推广体制;对以第一代农民工为主的“裸老族”,即由于技能、社会关系、经济条件都缺乏而又回到农村的人群,加大对该群体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治理;矫正当前我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认识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加大保护力度,应用生态学原理重构基层治理新体系,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图为讲座现场。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围绕农村土地整理、连片开发以及秸秆焚烧治理等问题进行提问,刘奇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农研院院长助理王亚华出席讲座。农研院和公管学院博士后、研究生等30余人聆听了讲座。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