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第十二期明德·公管校友读书会活动在学院302会议室举行。此次读书会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畅销书作者、新浪微博名人李汀领读,公共管理学院2003级MPA院友、中国气象局工程师马明主持,来自社会各界的20多名院友参加。此次读书会,院友们通过研读作家奇普·雅各布斯和威廉·凯莉两位美国记者合著的《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对雾霾的生成机制、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为2003级MPA院友马明介绍此次读书会的背景和领读人。
本期读书会主持人、2003级院友马明首先介绍了举办此次读书会的背景、筹备过程和领读人李汀博士的相关情况。随后,李汀博士结合《洛杉矶雾霾启示录》这本书,深入细致地介绍了雾霾的形成机制、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历史、雾霾对个人健康造成危害、个人防止雾霾毒害的方法、城市治理雾霾的措施等。李汀博士特别针对自1943年以来美国洛杉矶发生和治理雾霾污染的历史,以及1952年的英国“伦敦雾杀人事件”作了详细的介绍。
针对日前由知名记者柴静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所引起的关于雾霾天气的一系列争论,她诙谐而犀利地指出:此前政府发布的PM2.5数据中不包含PM10的含量,但是从“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的科学定义来看,PM10的含量应该包括PM2.5,与科学定义保持一致。针对目前关于雾霾污染物来源的争论,李汀博士指出: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背景的气象条件之下,造成雾霾的污染物来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每次雾霾污染物来源的不同,例如汽车尾气污染与静稳天气和南风造成的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就大不相同。在谈及雾霾的危害时,她认为:雾霾并非是PM2.5的浓度越高,危害就越严重,从科学研究来看,雾霾浓度增大时,造成的危害程度呈现出有起有落的状态;但有时PM2.5的浓度变化并不大,雾霾的危害却大幅上升,这很可能是由雾霾的化学成分决定的。这些
科普知识的介绍,让院友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雾霾的认识和理解。
图为李汀博士向院友们介绍雾霾的形成机制、危害和防治思路。
李汀博士结合“洛杉矶雾霾”和“伦敦杀人雾事件”两个案例所谈及的雾霾治理措施引起了广大院友们的极大兴趣。她认为,治理雾霾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思路着手,首先治本之策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缓解办法就是用自然风或人工手段来打破静温层,实现空气污染物的沉降。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最好的办法是两者兼顾、标本兼治,包括政府和市民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深入的认识雾霾、根治雾霾污染。
图为王连峰院友分享北京市治理雾霾的措施。
王连峰院友介绍说,目前北京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应对雾霾时,采取了洒水车洒水抑制扬尘、改进城市规划建设通风走廊、进行人工降雨、人工降雪等临时性措施;关停、搬迁空气重污染企业、抓紧空气污染企业的环境改造、促进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在雾霾治理方面的紧密合作等长期性战略举措。参与读书会的北京市应急办徐懿处长也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市在应对和治理雾霾方面出台了大量举措,例如2014年北京市第一次出台了雾霾天气红色预警,并采取了汽车单双号限行、建议中小学停课、电视和短信通知全市覆盖等几十种有效措施,2015年北京市又制定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等办法应对雾霾。
随后,在场院友们关于雾霾测量及数据收集、雾霾天气的治理措施等话题向李汀博士提问,李汀博士一一做了解答。她认为,目前全社会对于雾霾的认识已经逐渐成熟,形成了治理雾霾的良好时机,主要的争论在于治理措施上。雾霾治理的实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目前由于受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制定治理雾霾的政策时各方利益还存在很大的角力。从总体上来看,应当由国家制定统一的京津冀地区合作规划,重点治理河北地区的工业污染并给予一定的补贴。马明院友也总结道,我们应当向洛杉矶学习治理雾霾的经验,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政府与社会的全体参与,平衡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图为参加读书会的部分院友合影留念。
马明院友代表读书会理事会向领读人李汀赠送了读书会的纪念品。院友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读书会上了解了很多关于雾霾和雾霾治理方面的知识,既起到了科普的作用,又启发了自己的思考,收获颇丰,非常有意义。相信随着前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雾霾治理将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成效。
供稿:院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