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我院贾西津副教授邀请“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来到《非营利组织与管理》的课堂上,讲授他这几年做公益事业的亲身经历,主讲的题目是《从“免费午餐”到“e农计划”——我们如何混搭改变中国》。本次课程由贾西津副教授主持,案例中心主任慕玲、助理孟玉境以及选课同学参加学习。
贾西津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免费午餐”这个公益项目,播放了“免费午餐”宣传片。“免费午餐”是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2011年4月2日正式启动。该项目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它致力于帮助因家庭贫困而没有钱享受营养午餐的学生,并且已经有很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活动中,通过社会捐助的力量,对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予以改善。接下来,贾西津副教授提到此次邀请邓飞授课,主要是请他分享从“免费午餐”发展到“e农计划”的实践,来阐述如何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个途径整合资源,从而实现公益目标。贾西津副教授认为,这种公益方式可能是未来公益发展的趋向。
邓飞回顾了他做公益事业的发展过程,更多地讲述公益带给他的思想成长。他说:“从2011年开始,我做公益做了4年了,我常在想,我们是用一种怎样的力量,用一种怎样的方法去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他写了一本书——《柔软改变中国》,后来,他终于找到了答案。邓飞以前是一名调查记者,专门从事黑暗新闻的写作,他曾经组建一个调查记者的联合体——蓝衣,大家互相帮助,揭露各种社会的阴暗面。但是,2011年年初,邓飞在贵州的大山里碰到一群孩子,这些孩子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很难想象这些孩子因为乡村撤点并校,父母外出打工等各种原因,中午在学校里忍饥挨饿,有些孩子从家里带些冷饭菜、红薯、土豆或者父母给些零花钱去小卖店买那些三无产品。邓飞想了很多,他想到这些孩子的生命是否就此沉下去了?他想到这些孩子也会长大,将来如何与城里的孩子竞争?这些孩子将来如何对社会进行认同?这些贫困山区所在的地方政府没有经济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邓飞就通过微博号召大家奉献爱心,当晚微博网友中希望捐款和参与的信息铺天盖地,邓飞一下子明白了,他说:“你在帮助他人,全世界都会帮助你。”
通过“免费午餐”迅速引发社会关注,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邓飞发现了一个新的方法,他说:“以前我们抱怨社会、批评政府,用一种愤怒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自己去做。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微博、微信,有了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平台。”随着“免费午餐”项目的开展,邓飞发现乡村还有很多其他问题,随后,他们又有针对性地发起“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让候鸟飞”、“e农计划”、“水安全计划 ”、“女童保护”、“靑螺营”、“拾穗计划”等。虽然通过这些公益项目,对中国乡村问题有很多的改善,不过,对于政府、村民、儿童而言,乡村经济的发展才是最根本的。中国的乡村因为经济落后而意外地保护了原生态环境,安全的空气、水、食材都是城市里最需要的,有了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村村通工程的不断建设,有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就很容易将城市与乡村连接起来。于是,邓飞提出新的公益概念——“e农计划”,由邓飞和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校友联合发起成立的社会型企业旗下的新式扶贫项目。该项目目标是要把地处偏远、没有工业污染的安全农产品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方式销售到城市。培植贫困山区的生态养殖和种植户,吸引出门打工的年轻人返乡致富,使孩子们摆脱留守儿童困境,享受亲情保障,整个家庭恢复正常生活。“e农计划”的口号是:“购买就是做公益,消费也能帮孩子。” 邓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爸爸回家,老人不再空巢,孩子不再留守。邓飞提到,对“e农计划” 而言,信任是基础,但是关键问题在于销售,很多公益项目也有产品,但是销售不出去,这个项目就无法运转,所以,“e农计划”准备通过互联网建立全国的分销系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图为邓飞在《非营利组织与管理》课堂上讲授真实案例。
对于未来,邓飞有无限的设想,他在杭州建立了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总部,计划将所有的公益项目都引过去,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建成一个公益小镇。他希望每一个乡村的孩子都能有尊严,可以得到持续的有质量的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他们的家庭。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变革者,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只要我们愿意去爱。”
邓飞讲课结束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又以提问的方式与他进行了互动。案例中心主任慕玲老师特别针对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邓飞进行交流。她提出问题,政府面临的现实困境就是“小、散、乱、差”的小农业态,实际上无法进行监管,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曝光以后才被发现。怎么保证“e农计划”里的农产品安全呢?对此,邓飞谈到:“在‘e农计划’里,我们说到最重要的问题是销售,核心的问题就是品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单一的质量检测是不够的,必须联合政府、公益组织、媒体、社会企业各方力量,并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与企业或者合作社合作,不能接受零散的农民,联合农业研究机构帮助他们寻找到保证食品安全的方法。同时,培养消费者的理念,出现问题及时举报。”
最后,贾西津老师进行总结。她说:“邓飞讲到的其实是一个复合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公益项目,他其实是在探讨一种新秩序,用‘可扩展的自由秩序’来形容特别适合这个案例。传统的公益模式典型是捐赠、给予、受托,其实是一个三方行为,但是在邓飞今天讲的这个模式里,恰恰表明做公益的不一定是给予者,参与者本身也是一个需求方,自身也是受益者。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开放性和市场性的思路,公益平台来对接各种资源,各方基于自己的需求和所具条件来参与。这种资源对接的模式,将传统的一方奉献、捐赠,一方作为获得者的二元模式,转变成一个多元复合的网络结构。这种关系会更有利于人本身的成长,所以我觉得邓飞创造的确实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公益项目,而且是探讨一种新型的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人和人之间一定是相互需求的,不存在一种高与低的差异,甚而会发现如邓飞所说的‘能量守恒’,你在某些地方有优势,但在其他地方可能是个需求者,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平台,每个人可以在互惠之中去发展自己,没有帮助和被帮助的人,最后创造的是一种个人互惠性的秩序、自由性的秩序、可扩展的秩序,而且这个秩序能够去衍生、能够去拓展。互联网恰恰提供了广泛的可能,邓飞创新的模式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实践。”
通过此次特别的课程安排,同学们对公益模式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案例中心计划基于邓飞在公益领域的不断探索,继“免费午餐”案例后,开发系列相关案例,此次课程也为将来的案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案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