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和清华CIDEG共同举办的“清华论坛”在主楼接待厅举行。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DavidM. Malone教授作题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历程与效果》主题演讲。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清华CIDEG主任薛澜教授担任本次演讲的主持人。DavidM. Malone教授主要就自身经历、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历程等问题发表讲话,清华CIDEG特将演讲实录登载如下:
1 早年的两段亲身经历
我在8岁的时候随家人赴伊朗定居。当时1962年的伊朗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现代国家的标志,国际社会评估伊朗发展的指标都是积极的。实际上当时伊朗有很多穷人,也发生着暴动。但国际社会仍然没有意识到伊朗的发展问题,直到15年以后伊朗出现了革命。在伊朗的亲身经历,使我认为对专家的意见要保持谨慎的怀疑。
我的另一段经历是早年为加拿大政府工作期间参与援助苏丹项目。当时专家评估认为项目运行的效果非常好,对苏丹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然而,当25年后我再次回到苏丹时,发现当年的项目痕迹已经荡然无存,所有人对苏丹的状况非常失望。对此当地人的解释是,虽然加拿大政府非常热忱的给予苏丹帮助,但苏丹对于自身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加拿大政府将自己的想法诉诸于苏丹的援助项目,但事实上这些帮助可能并不是苏丹需要的,这就造成了真实需求和实际援助之间的错位。
我认为这两段亲身经历使我认识到人们对于自己国家以外的其他地区情况实际上并不了解,而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仅仅抱着做好事的想法是危险的。
2 二战以后国际发展历程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纽约为中心的一小部分人开始思考殖民国家的去殖民化问题。最初西方的这些专家认为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道路,将大量的技术援助输往发展中国家。但问题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可能并不想要和西方国家同质化。此后,亚洲四小龙开始崛起,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道路仍然非常艰难。
联合国2000年的千年发展峰会希望总结一些和发展相关的经验和原则,但这些内容非常冗长和难懂,因此当时决定要把这些原则转变为更加容易操作和量化的目标和指标。此后又经过了18个月的发展,形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8个目标和几十个指标,希望在为期15年的时间内实现。15年以后的今年,这些目标的实施效果层次不齐。实施最成功的指标是15年将绝对贫困人口数减半,中国和印度在其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多其他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3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2年里约峰会上各国代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建立这样一个内容非常宽泛的目标,我认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这些发展目标和所有国家都相关,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些国家的发展目标。例如在加拿大仍然有很多贫穷的社群,状况也需要得到改善。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大部分国家都不可能实现所有的目标。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在2013年成立高级领导小组来分析不同的目标。结论是最大的挑战是非定量的目标而不是定量目标。例如很多国家都实现了普及教育,但政府和社会开始更加关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等非定量的目标。于是高级领导小组拟定了12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惜在联合国国家代表的讨论中,形成的最终方案是17个目标,169个子目标,没有具体指标。这就导致没有国家能够实施所有这些目标。当然,这么多的目标也有助于指明政府可以做的很多事情,不同国家的政府可以从中选择他们可以做的内容。
(本文根据DavidM. Malone教授现场演讲内容整理,转自清华CID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