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我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上,王亚华教授组织学生学习和研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帮助同学们深入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王亚华教授首先在课堂上介绍了本次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重大意义,认为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篇纲领性文献。这篇讲话不仅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息息相关,也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学习和研究的学生密切关联,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领会。
研讨会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每个同学提前对总书记讲话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来到课堂上展开分组讨论。经过热烈的小组讨论后,形成了八个小组的研讨成果,然后安排小组课堂报告。
部分同学围绕这次座谈会召开的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物质基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有了更迫切的需要;其次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能够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思想先导和知识变革的作用;第三是因为社会大变革时代也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基于上述背景,同学们认为这次座谈会召开是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
部分同学针对讲话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解读。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认识上,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指导我们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部分同学对讲话中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论述做了解读。认为讲话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面临的形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智库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点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问题。认为要把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话语建构,主要包括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这三个方面。
还有同学提出这篇讲话的一个关键词是“融会贯通”,整篇讲话对古今中外思想家观点进行总结,体现了中西融汇、古今融汇。讲话中提到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是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繁荣的基本取向。
在热烈的课堂讨论和问答互动之后,王亚华教授对本次研讨做了总结。他强调总书记讲话传递了重要信号,即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并系统阐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具体途径。总书记讲话充分体现了会通古今中西,深合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要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五位一体”现代化总布局的内涵。他希望同学们自觉运用讲话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极贡献力量。
课程背景介绍:
公管学院研究生课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中国发展和改革为主线,主要基于最新的国情研究成果,以大历史的视野和专业的理论分析,引导学生理性全面地理解“中国之路”,深入认识当代中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布局,增进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解和认识。本学期该课程由我院王亚华教授担纲。
在5月16日当代中国“五大建设”之文化建设课程后,恰逢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总书记讲话内容与中国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为了及时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王亚华教授对5月23日的课程安排进行了调整,组织同学们学习和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