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主办的“大都市圈建设现状与未来高层论坛”在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特邀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顾朝林教授,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原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校长八田达夫教授,日本住宅保证支援机构理事长、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越泽明等做主旨演讲,并共同讨论大都市圈建设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CIDEG理事长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CIDEG主任薛澜等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专家建议委员会专家顾问、CIDEG执行理事德地立人主持。讲座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名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学生到场参与。为满足众多报名者的需求,本次论坛还进行了微信网络直播,近千名网络用户通过直播感受了现场气氛。
CIDEG执行理事德地立人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陈清泰和薛澜首先致辞。陈清泰指出,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人口城镇比例大约在56%左右,正以大约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进行。通过城镇的建设和产业升级,城镇化将会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形成螺旋式的经济上升。现在,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以怎样的理念,怎样的政策来推进城镇化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和问题。薛澜指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城镇化问题还有很多需要讨论的方面:首先是对城镇化的界定,其次是理清城镇化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此外是探讨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城镇化中的关系,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治理模式,等等。两位嘉宾一致认为,中日学者共同分析日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之道,对于中国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CIDEG理事长陈清泰致辞
CIDEG主任薛澜致辞
吴敬琏就城镇化和大都市圈建设发表了主题演讲。吴敬琏谈到,国内关于城市化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早期使用行政手段推动城市建设,由政府来配置资源,城市化的进度缓慢。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才逐步加速,但又由于大规模的造城运动而产生了“鬼城”。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城市化在经济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各地也陆续开始调控大城市规模。事实上,相比于国内的单中心大城市,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结构是更合理的。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应当由政府还是市场推动、土地财政等问题,也都是需要讨论清楚的。
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发表演讲
陆化普以《中国大都市圈建设的现状》为主题,分享了自己有关中国新都市圈建设的观点。他指出,都市圈和都市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都市圈的规模较小,多指以居民通勤联系起来的中心与卫星城区;都市群的规模则较大,城市间的联系不仅包括居民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发展上形成联合体,实现资源、生产、运输的优化配置。中国目前的都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等五个国家重点建设的都市群,还有十多个二线和区域性的都市群。未来,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还将面临各种挑战,如交通网络的建设、土地利用一体化、环保绿化规划等。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发表演讲
顾朝林教授作了题为《北京的大都市化和主城多中心化》的演讲。顾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正在严格控制超过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用地和居民数量。但是,简单地将低端产业与从业人员赶出特大城市的行为,不仅会损害高端产业的发展,对大城市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作为特大城市,北京在疏解低端产业和“非首都功能”时,应当着眼于建设多中心的主城区,例如通州、顺义、亦庄这些副中心。这样,既可以在城市圈里继续保留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中低端产业与从业人员,同时也为高端产业的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顾朝林教授发表演讲
八田达夫发表了主题为《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日本经济缘何在1974年迅猛增长后急速衰退?》的演讲。八田先生指出,战后的日本在1950到1973年经历了迅猛的增长。在这一时期,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是两点因素造成的:一是创新,二是从低生产力行业向高生产力行业的资源转移,后者依赖于贸易自由化和1960到1973年间向大都市圈的移民。1974年后,日本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几乎同时,大都市圈的人口净流入量也下降了。究其原因,田中政府“国有土地平稳增长”政策导致小城市与都市圈的收入差减小,抑制了人们向大城市圈移民的动机,从而导致生产率的增速放缓,拖累了整个经济。八田先生还指出,东京的发展源于其多极化聚集的城市布局和聚集经济的兴起,因此东京目前的规模不仅不大,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相反,为了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而抑制城市圈规模是不可取的。
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八田达夫发表演讲
越泽明发表主题演讲。越泽教授曾经策划并引导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参加的东京都市圈考察团,并在《比较》上发表过对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建议,对城镇化问题颇有研究。他指出,金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大都市圈政策有待完善和落实,其中最需要施行大都市圈政策的是京津冀地区。首先,京津冀大都市圈包含两个直辖市,城市化水平比较高,需要大范围协调政策。其次,华北自然条件比较严峻,需要在水资源、环境污染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最后,很多中央政府部门和机关、大企业总公司和主要工厂位于京津冀地区,需要中央政府参与并进行大范围的协调。京津冀城市圈的发展,需要设立由中央政府牵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政府共同参与的特别行政组织,并且以大城市的财力推动小城市建设,改造交通网络,打造智慧城市圈。此外,土地税、资本利得税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举措也应当加快落实,助力城市圈建设。
日本住宅保证支援机构理事长越泽明发表演讲
在论坛的讨论环节,几位主讲嘉宾共同上台,分别回答了“中国大都市圏建设政策中最重要课题是什么?”,嘉宾们发表各自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与观众的问答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针对城镇化和大都市圈建设的主题,向各位嘉宾提出了内容丰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场上嘉宾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就中国的城镇化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土地政策、大城市的交通问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最后,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教授在总结陈词中指出,本次研讨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两国的学者还要把城镇化的话题继续研究下去。
论坛研讨环节
与会全体嘉宾合影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IDEG)成立于2005年9月27日,是清华大学校级非营利性学术机构,依托294俄罗斯专享会建设。中心致力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与制度变迁领域的政策研究、学术交流、研究生教育及在职人员培训,旨在提高中国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与教育的水平,促进学术界、产业界、非政府组织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协调。
供稿: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
撰稿:CIDEG助研魏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