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举办“迈向2℃目标: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对话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全球总监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Manuel Pulgar- Vidal),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政策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特别顾问穆库尔·桑瓦尔(Mukul Sanwal)受邀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齐晔主持。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200余位观众现场参与本次活动。
图中嘉宾左起为:齐晔、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何建坤、穆库尔·桑瓦尔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全球总监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Manuel Pulgar-Vidal)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我们正处于机遇与困境并存的时代,在达成《巴黎协定》等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他呼吁人们对气候变化进程保持乐观,并提出“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并为自己和将来数代人创造共同的未来。” 他认为,我们一方面应当吸取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教训,另一方面要理解如何取得《巴黎协定》的成功。
图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全球总监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发表演讲。
曼努埃尔强调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机制、科学技术、融资、政治支持及合作等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国家自主贡献机制使每个国家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以使全球的平均升温控制在2℃以内;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时也是基于科学的认识和发现,例如在1992年里约会议上达成的成就其实是基于1989年的研究成果;此外,融资和相关机制的建立也至关重要。虽然各方已经承诺拿出资金应对气候变化,但还需要改变行为模式、考虑金融市场表现,并重视商界领袖、民间团体等非缔约方作用。
曼努埃尔指出了《巴黎协定》的重要特点以及未来的挑战。首先,协定包括明确的门槛,要求我们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前1.5℃之内的标准,并且最多不能超过2℃;其次,协定要求我们采取更多的政治决断,在2050年前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应对能力;第三,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巴黎协定》执行的时间,建立相应的机制,确保实现其目标,尤其是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而就未来面临的挑战而言,我们要将《巴黎协定》与其它国际文件结合起来并实现各部门融合协调;以科学为基础设立清晰的路线图和目标;考虑到气候和能源领域的紧密联系;重视包括南南合作等国家间合作。
在随后的对话阶段,齐晔肯定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以来取得的气候治理成果,但同时也指出,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巴黎协定》造成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出此次对话的核心问题:全球气候治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图为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齐晔发表演讲。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围绕《巴黎协定》、经济发展向低碳转型、技术创新以及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贡献进行了探讨。何建坤教授认为,《巴黎协定》之所以能成功通过并很快生效,反映了各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广泛共识和合作意愿。而要全面有效地推进气候变化公约就需要解决好“两个共赢”:其一,每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持续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进步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各国国家发展和减碳双赢,这就需要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其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应合作行动、共同发展,“在合作当中创造更多共赢的机会和共同发展的机遇”,发达国家应当给予发展中囯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等支持。
此外,何建坤还强调了中国在低碳转型和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2014年底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体现出以各国自主决定贡献为基础的应对机制,对《巴黎协定》的达成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另外,中国在声明中提出了到2030年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目标(即到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这是一个非常有力度的目标。
针对当前形势带来的挑战,何建坤认为要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2℃这个艰巨的目标,各国必须加大减排力度、加大技术创新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而对于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政策和消极态度,何建坤教授则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和行动,推进能源变革和经济发展向低碳转型已经是世界的潮流,这个潮流不会逆转,不会因为一个国家、个别人的态度就有所改变。”在美国内部,一些州、城市、团体和企业也在积极地推进气候变化进程。
图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发表演讲。
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政策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特别顾问穆库尔·桑瓦尔(Mukul Sanwal)认为,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应该重视提高能效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追求去碳化、改变能源结构的同时要降低对能源的需求。在今天,尤其在发达国家,40%的能源为各国家庭日常生活所消耗,其中21%被用于家庭供热。“如果我们能够将能源需求降低10%,我们在能力建设方面可能就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图为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政策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特别顾问穆库尔·桑瓦尔发表演讲。
针对特朗普总统对《巴黎协定》可能带来的影响,曼努埃尔表示:“不管美国采取怎样的行动,中国都会领导全球行动。”他还强调继续维护《巴黎协定》的价值、决策时考虑科学研究成果以及与商界进行合作的重要性。“我相信美国商界可以继续推进协定的执行,他们的决断力和行动力可能比政界还要强。”曼努埃尔说。
在随后的观众提问环节中,中外专家分别就碳市场、能源治理、中国能源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图为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