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第76期学术沙龙在清华公管学院302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蕊受邀作《免于恐惧和贫困的自由:环境变化与心理应对》主题报告。基地副主任吕孝礼主持了本次论坛,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副教授徐建华担任评论人。来自294俄罗斯专享会、基地、北京市各高校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为郑蕊博士发表演讲。
郑蕊从一些反直觉现象入题,指出在传统心理学观念中,环境变好应当带来心理状态变好,环境变差应当带来心理状态变差,客观环境与主观心境反应该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俗称的“心由境生”、“心随境转”,因而,在发生灾难时,距离风险越近的人应当感觉风险越大。但郑蕊及其团队基于一系列反直觉的事实展开研究,对这一传统观念进行挑战,例如,美国9·11事实发生后距世贸中心较远地区的小学生比其周围的小学生更需要心理疏导、核电站附近的人对核电站风险的评价低于距核电站较远的人。郑蕊的团队在以上反直觉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汶川地震、SARS等多年相关调查提出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在时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时段,心理越平静;在空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地区,心理越平静。并提出了该效应的“关系变式”和“卷入变式”,“关系变式”是指与财产遭受损失的受灾人群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越低;与生命健康遭受伤害的受灾人群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越低;“卷入变式”是指参与风险事件越多,对风险的评价反而呈现降低趋势。该发现受到Nature等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郑蕊分享了其团队对这一现象背后机制的探索,列举了四种可能“心理台风眼”解释机制:第一,获益判断,指卷入度高的人往往获益更高,歪曲了人们的认知;第二,心理免疫,即多次经历产生熟悉化和习惯化的过程,从而降低对风险的认知;第三,认知失调机制,即改变对潜在风险情景的信念和态度比改变自己的位置处所更加容易,由于不容易搬离风险源,处于风险源的人群只能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第四,预期体验说,直接经历灾难可以更加了解灾难本质、强度及应对灾难方法的反馈,从而增强避免灾难的能力,降低人们的风险认知。
图为本次沙龙嘉宾合影。
基地副主任吕孝礼指出,灾害社会学中对恐慌研究的早期文献与该结论有一定的相似性,并指出不同类型的风险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认知。评论人徐建华肯定了该研究的反常识性,指出风险认知解释机制的复杂性。随后,现场观众就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不同人群对风险的感知、进行提问。
最后,吕孝礼老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并向郑蕊赠送了本次沙龙的签名海报。
郑蕊,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风险知觉、风险决策与风险沟通,目前主要工作聚焦在“慢性低危害风险下人们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相关研究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慢性环境风险下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及助推方案研究”(71771209,2018-2021);青年基金项目:“非风险中心区个体风险知觉偏差的机制探索”(71201163,2013-201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雾霾风险对北京市居民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行为倾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9172020,2017-2019)等资助。文章:目前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等学术期刊发表SSCI/SCI论文20余篇。
供稿: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