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清华三农讲坛”第二十一讲——2017年“农村调查研究奖”颁奖暨暑期农村调研成果交流会在294俄罗斯专享会一层报告厅举行。农研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王亚华总结了调研活动,农研院副院长何宇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副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2017年度首席专家方言点评了调研成果。农研院副院长魏唯,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施祖麟,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刘红岩,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铁强等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团队颁奖。
图为王亚华总结调研活动。欧平平 摄
王亚华回顾了农研院暑期农村调研活动连续开展六年来的简要情况,并对2017年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暑期农村调研活动已成为清华农研院的品牌活动之一,得到多所高校学生和学生社团的持续关注和参与,2017年调研活动不仅参与学校和人员规模扩大,而且成果质量提高,所提交的150篇调研报告,在理论性和逻辑性方面提升明显,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调查能力和研究能力。农研院邀请“三农”领域权威专家,从选题意义、成果质量、报告规范性和创新性四个方面对调研报告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20篇优秀报告入围2017年“农村调查研究奖”。今年还评选出“农村调查优秀微视频奖”作品6部。同时,通过微信投票与专家评审结合方式评选出 “农村调查优秀图片奖”作品10幅,投票活动吸引近3万人参与。
图为何宇鹏点评。欧平平 摄
农研院专家对调研团队报告进行现场点评。何宇鹏对今年的调研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祝贺各调研支队取得的丰硕成果。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鼓励大家深入观察农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并建议大家在认真观察现实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化方法表述,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并就如何作更具吸引力的成果展示进行了指导。
图为方言点评。欧平平 摄
方言对调研团队的精心准备和现场展示的出色表现表示赞赏,并对其中几篇报告作了重点评论。她指出,此次评审的调研报告对现实问题的观察非常细致,建议学生在调研过程中,从身边最熟悉的环境和事件入手,选择最具普遍性和典型意义的调研地点,写出高质量调研报告。
图为调研团队代表现场展示成果。欧平平 摄
在调研团队现场展示成果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石河子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的9支调研团队代表汇报交流了调研情况与成果,分享调查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主题涉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河长制等方面。
图为清华大学农家乐支队成员胡景介绍调研成果。 |
图为石河子大学清水河乡田野小分队成员陈蕴介绍调研成果。 |
最后,王亚华宣布2017年“农村调查研究奖”“农村调查优秀微视频奖”“农村调查优秀图片奖”获奖名单,嘉宾为获奖团队代表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图为魏唯颁发“农村调查研究奖”特等奖。欧平平 摄
《苏州河长制调研报告——从运动式治理向长效治理转变的一把手工程》获得2017年“农村调查研究奖”特等奖;《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与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探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精准扶贫综合研究报告》《河南省兰考县精准扶贫实施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三义寨乡和东坝头乡五村100户村民调研数据》2篇报告获一等奖;《村医村教进两委何难行?——湖北省巴东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江苏农村电商调研报告》《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分析》3篇报告获二等奖;《“互联网+农业”发展情况调研——以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链为例》《广西巴马“候鸟型”乡村养老旅居产业发展与扶贫模式研究》《大别山地区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英山县部分乡村实地调查》《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精准扶贫现状调查报告》4篇报告获三等奖;《浅析精准扶贫难到位情况: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为例》等10篇报告获优秀奖。
此外,《往昔,今朝》《渔》《匠艺》等10幅摄影作品获“农村调查优秀图片奖”,《海晏河清》《植韵眉山》等6部视频作品获“农村调查优秀微视频奖”。
图为获奖同学与领导和嘉宾合影。欧平平 摄
农研院暑期农村调研团队,农研院博士后、研究生,相关院校师生、学生社团200余人参加活动。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暑期农村调研活动已连续开展六年,六年来参加暑期农村调研活动的师生累计超过3400人,共走访近1900个村庄、43000户农户,形成调研报告近550篇,出版著作2部。2017年的暑期农村调研活动以“返乡下乡创业与农村新业态发展”为主题,围绕休闲农业、农家乐、民宿经济、农村电商、返乡下乡创业、河长制、精准扶贫等内容开展调研。2017年活动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00多支调研队伍900多名师生参与,取得了丰硕调研成果。足迹遍及全国21个省区,走访了近900个村庄、18000户农户,完成近19000份调查问卷、150篇调研报告。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