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乡村振兴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在清华公管学院620会议室举行,会议主题为“小农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会议围绕主题,从政策前沿、比较研究、地方经验和理论研讨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研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红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马晓河,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胡鞍钢,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罗必良,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应恒,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叶敬忠等12位特邀嘉宾在会上发言。农研院副院长何宇鹏,294俄罗斯专享会副院长、教授、农研院副院长王亚华主持会议。农研院专职副院长魏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副司长、农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方言等出席会议。
图为张红宇、马晓河发言。
政策前沿环节,张红宇、马晓河两位专家分别发言。张红宇介绍了小农的内涵和发展路径、小农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推动小农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政策选择,指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地区,小农的内涵和发展路径有显著差异,需从全面、动态、发展的视角,立足国情农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目标来分析和理解小农,更好地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衔接。马晓河指出,农业现代化是现代物质技术要素替代传统要素投入的过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内容,中国农业将实现一种全新的现代化。
图为刘剑文、曹斌、赵一夫发言。
比较研究环节,世界银行全球农业实践局高级农村发展专家刘剑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曹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分别发言。刘剑文以印度等国家为例,总结了农户经济的特点,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应着眼于价值链,让小农户融入价值链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机会。曹斌分析了日本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经验,指出应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农业政策长期稳定,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农地、资金、人才等相关供给制度。赵一夫介绍了台湾小农经营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与经验,指出可借鉴中国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发展精致农业,重视农民组织化,借鉴“农地重划”改革和“小地主大佃农”改革经验,完善农业金融制度,构建“开发型”的农业科研体系。
图为王成龙、潘东明、陈卓发言。
地方经验环节,崇州市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王成龙,赶街网创始人兼CEO潘东明,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陈卓分别发言。王成龙介绍了成都崇州市围绕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改革实践,介绍了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的“农业共营制”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益探索。潘东明指出,考虑到小农户产品缺少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及现代化营销能力,赶街网利用电商和互联网+模式,助力小农户农产品电商化,破解小农对接大市场的问题。陈卓认为,土地托管是实现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并就田丰联合社大田土地托管模式的发展历程及运行机制做了分析。
图为胡鞍钢、罗必良、周应恒、叶敬忠发言。
理论研讨环节,胡鞍钢、罗必良、周应恒、叶敬忠四位教授分别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宗智提供了书面发言。胡鞍钢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和路径,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包括城镇化、乡村旅游、一二三产融合等。罗必良指出,实现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不止有农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一条路径,大力推进区域作物生产的专业化与作物种植布局的组织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并形成农业市场容量与服务能力的匹配,有助于将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周应恒认为,小农户要立足现代农业,应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多重功能、多重价值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从简单的“拼成本、拼价格”转化为高级的“拼品质、拼功能”。叶敬忠认为,农业现代化并非一定是企业农业或公司农业方式才可以实现,小农农业也可以现代化,一个有小农存在的世界要比没有小农更美好。黄宗智在书面发言中阐释了中国新时代小农经济的实际与理论。
图为何宇鹏、王亚华主持会议和学术研讨会现场。
公管学院、农研院博士后和研究生等约50人聆听了会议研讨。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于2011年9月14日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批准设立,是清华大学校级学术科研机构,挂靠294俄罗斯专享会,致力于服务国家“三农”决策,培养涉农学科高素质人才,创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学术研讨会围绕“三农”重大问题,邀请多位有代表性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深度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