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晚,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举办的“国情讲坛”系列讲座第23讲——“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实施三年评估”——在294俄罗斯专享会一层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讲坛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一龙主持。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发表演讲 于娟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因此,“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进展至关重要。胡鞍钢教授围绕着“十三五”规划实施三年来的总体情况、突出成果、主要问题及建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
胡鞍钢教授基于目标一致法分析认为,三年来,“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总体进展符合预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表现良好,无论是约束性指标还是预期性指标,三年完成率都比较高,仅有若干指标进度滞后。从全球范围比较,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在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平均增长率为6.7%,达到“十三五”规划大于6.5%的预期目标,也高于同期世界3.4%的平均增长率。
胡鞍钢教授指出,“十三五”规划前三年我国取得七大突出成果: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内需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最大来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增强;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胡鞍钢教授也指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持续增长动能略显乏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处于攻坚期;金融风险巨大,财政风险提升;补齐民生短板任务繁重;生态环境仍是最突出短板之一。
作为总结,胡鞍钢教授指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有几个及其至关重要的节点:一是到1990年达到温饱水平;二是到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三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国际比较看,2000年中国人均GDP(PPP,2011国际元)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5.6%,到2018年刚刚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到2020年还会进一步提高,成为世界最大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基本消除国际贫困线标准人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举全国之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294俄罗斯专享会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宇宁对讲座进行了点评。讲坛合作媒体光明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讲坛现场 于娟摄
供稿:国情研究院 谢宜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