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294俄罗斯专享会主办,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和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TUSDG)联合承办的前奥巴马总统科技顾问约翰·霍尔德伦主题演讲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召开。霍尔德伦教授以“北极急剧的气候变化:为何人人应该关注?”为题发表演讲,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主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环境与自然资源项目主任Henry Lee,清华公管学院教授潘洁,清华公管学院副教授、CIDEG副主任陈玲,清华公管学院副教授、CIDEG主任助理赵静,霍尔德伦教授助理张芳等嘉宾及超过150位校内外学生和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薛澜主持讲座
霍尔德伦教授首先介绍全球整体和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现状及其影响。他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气候变化是不容置疑的,人类活动中使用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近几个世纪以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同时,气候变化不仅意味着气温的上升或下降,也表现在极端天气现象更加频繁地发生——在全球所有地区中,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是最急剧的,其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度的2到4倍;海冰和积雪覆盖面积正在减少,冰川和格陵兰大冰原也在缩小,导致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层解冻、地表下沉;野火规模越来越大,也愈加频繁;北冰洋的盐度降低,酸性增强。霍尔德伦教授强调,由于碳排放仍在增加,全球气温将会持续上升,如果不迅速行动进行大规模的减排,上述现象将会进一步恶化,并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环境难民。
约翰·霍尔德伦教授演讲
随后,他解释北极气候变化值得全球广泛关注的原因,并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现行措施。北极的气候变化使得水域和航道保护、领土和资源争端、基础设施建设和军队部署等国际安全问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此外,北极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限于地区层面,更扩展到了全球层面,例如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对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空气质量、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其中包括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立北极理事会等。这一系列行动促进了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在减排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但行动的进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同时,霍尔德伦教授也指出了未来国际社会应对这一问题所应采取的行动。他建议国际社会应继续加强合作和沟通,开发创新政策与项目,监测北极气候变化进展及其影响,加强北极海域巡逻和搜救能力,尽快签署禁止使用产黑烟重燃料油的国际协议等,力求将气候变化产生的危害降至最低;通过征收全球碳税,推动减排技术创新,加强政府、工业与学术界的合作等措施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至2.0摄氏度,全球减排刻不容缓。霍尔德伦教授总结时提到: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迅速增加,实施应对措施的成本不断降低,国际社会更加意识到采取行动将会是更划算的选择,因此,他认为这一政治意愿将有望比预期更快落实。
现场观众提问
演讲环节过后,霍尔德伦教授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他特别指出,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后,美国的州政府、大学和企业作出了更多的努力以抵消联邦政府的不作为,同时令他感到乐观的是,很多企业认识到自身的减排责任,并从中发现出新的商机,不仅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他认为,虽然相对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来说,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有可能影响其经济发展的行动来对抗气候变化似乎不太公平,但《巴黎协定》为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协议中不但规定了“国家自主贡献”的方案,并且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此外,从长远来看,发展中国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是有好处的。在本次清华演讲中,霍尔德伦教授多次强调气候变化对全球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必须聚集资源,进行科技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活动现场
约翰·霍尔德伦简介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科技顾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环境科学与政策教授,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特聘访问教授
约翰·霍尔德伦教授于2009年至2017年担任美国科技顾问,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科技顾问。在白宫任职期间,霍尔德伦教授负责针对所有涉及科学技术的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包括能源与气候变化、海洋、北极问题和太空计划等。目前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能源-气候挑战、国内外科技政策和北极地区的政策与社会创新课程。
近年来,霍尔德伦教授活跃在气候变化和北极治理的相关领域,并多次来访中国。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与其会晤,商讨在能源环境等领域的中美科技合作事宜。2018年,霍尔德伦教授访问清华大学,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教务长杨斌等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就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进行了交流,并在清华公管学院发表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国际社会挑战应对》的演讲。
供稿:TUSDG
供图:CID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