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多家智库机构不忘初心,及时组织科研力量,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防控策略和措施,践行“明德为公”的院训。例如,截止到2月23日,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报送内参7篇、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报送内参4篇、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共报送内参4篇,多篇已经获得有关领导的批示。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农业农村的影响也呈现全方位态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于1月下旬积极行动起来,在研究院领导层的集体决议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农业农村方向的疫情应对研究小组,由王亚华副院长和张红宇副院长牵头,舒全峰、胡凌啸、胡振通、侯涛、顾庆康、黄译萱、王芬等农研院师生员工参与,围绕疫情防控组织展开系列应急专项研究,已经在四个方面提交了专报成果。
一是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与对策研究。由王亚华、舒全峰等完成的政策建议报告,系统分析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有效防止农村地区出现大规模疫情扩散,提出了应对思路和建议。报告特别针对湖北省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二是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由张红宇、胡凌啸、胡振通和王亚华执笔完成的政策报告,全面分析了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特别指出疫情对农业产业的冲击是全面的,提出必须要强化流通管理,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抓好春耕春播工作,稳妥有序推动农民工返程务工等对策思路和建议。
三是疫情对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影响评估。由王亚华、侯涛、舒全峰完成的内参报告,系统分析了疫情对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定量测算了疫情对农民收入和脱贫攻坚的影响,对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做出了战略研判,并提出了应对思路和建议。
四是对加强农业农村危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由张红宇、胡凌啸、胡振通和王亚华执笔完成的政策报告,分析了此次疫情暴露出的农业农村领域的多重安全危机及危机的形成原因,着眼于保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提出了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危机管理的建议。报告深刻反思农业农村加强危机管理的极端必要性和紧迫性,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目前,农研院已经累计提交决策内参报告7篇,在国家宏观战略决策、农村疫情防控、农业农村经济政策等多方面提供了及时的决策知识和建议,部分报告获有关方面全文采纳,有些获得有关部门领导批示应用,产生了一定的政策影响。
2月17日,《农民日报》发表张红宇、胡凌啸、胡振通、王亚华撰写的《高度重视新冠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妥善应对 精准施策 千方百计保供增收》,文章被多家媒体和微信公号广为转载,网络阅读量超过10万次,社会反响热烈。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课题组的《科学应对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以下简称“慈研院”)立即启动网络办公,秉持研究院建院初心和部校合作精神,主要在三个方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开展应急性政策研究。王名、邓国胜、蓝煜昕等老师带领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研究,并通过各种渠道向有关部门报送政策建议4篇。针对慈善组织参与武汉疫情防控的政策所引发的社会争议、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渠道不畅、医疗防护物资供应与分配体制不健全、社会组织能力不足等问题,慈研院组织团队,从政策、法律、管理与协同体制等多个视角展开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部分政策建议获得相关部门领导的采纳。
二是慈研院主办的《中国非营利评论》集刊发布社会组织抗击疫情主题征稿,拟于第26期专题刊出。本次主题征稿围绕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作用以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从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进行经验总结和学术分析。
三是在做好疫情防控应急政策研究以外,面向疫情结束后社会组织发展及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关于慈善事业十四五规划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研究框架已提交民政部相关司局;关于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领域的前沿性问题研究;针对慈善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将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经验转变为政策和制度。
同时,慈研院各位老师结合社会组织在参与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接受《社会创新家》、《经济观察报》、《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等媒体采访,发出慈研院声音,积极传播正能量。
清华大学科技发展和治理研究中心
疫情发生以来,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技治理中心”)副主任朱旭峰和主任助理马晓琨及吕姝凝、孔媛、查皓、楼闻佳等研究生一起,发挥交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中国科协向中央有关部委报送系列内参共4篇。特别是科技治理中心协助中国科协先后于2月6日和15日设计并发放两次全国性网络问卷调查,累计回收问卷10万余份。中心研究人员在短期内对大量数据展开深入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对弘扬我国科学家优良的学风作风、疏导疫情期间公众的负面情绪、加强公众对各部门工作的信任度、提升广大社会成员抗击疫情的信心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对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救助困难群体、扶持重点行业、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