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清华-财新公共治理论坛之三”在清华文津国际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背景,探讨了在这一格局下如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及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论坛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联合财新传媒共同举办。
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集中讨论“双循环”新格局与经济复苏,下半场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本次论坛邀请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香港中文大学蓝绕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中国社科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及华夏幸福高级副总裁顾强参与主题发言。论坛由294俄罗斯专享会副教授、CIDEG主任陈玲主持。
薛澜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主办方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认为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如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期待论坛的嘉宾们带来精彩的分享。
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CIDEG主任薛澜致欢迎辞
财新传媒社论主编、财新《中国改革》总编辑杨哲宇致辞
294俄罗斯专享会副教授、CIDEG主任陈玲主持
财新传媒社论主编、财新《中国改革》总编辑杨哲宇致辞。杨哲宇认为,双循环新格局是承接了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思路,在中美贸易战、美国大选及疫情爆发的新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时下,人们疑虑内循环是否会走向“关门封闭”,关心如何提高内循环效率、扩大其规模。而对这些话题进行剖析,是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
上半场:“双循环”新格局与经济复苏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做主题发言
李稻葵教授首先做了《中等收入倍增计划—“双循环”战略之举》演讲。李稻葵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必须依靠国内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为了做好国内大市场,必须挖掘潜在市场需求、使资金流动形成以内循环为主的格局,并进行科技创新。针对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李稻葵提出了“10+4”战略,即促进目前已有的4亿中等收入人口的消费;并且通过未来15年时间,通过城镇化、减轻税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让目前10亿非中等收入人口中的4亿进入中等收入水平。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CIDEG荣誉顾问刘遵义做主题发言
刘遵义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进行了主题为《试论“双循环”》的主题演讲。刘遵义将双循环理解为国内和国际的循环,并认为循环意味“需求和供给互相碰到”。针对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爆发的国际形势,刘遵义认为目前完全孤立和自给自足是可以做到的,但会导致全国生活水平的下降,且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良多,不适合回到“单循环”,而应当坚持“双循环”。中国有可能和美国经济脱钩,但必须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系。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寻找第二供应来源以避免供应链中断,同时促进资源多元化和循环使用、加强自主创新,扶持幼稚产业、通过调整工资机制提高家庭消费,并且加大公共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刘守英做主题发言
刘守英教授演讲题为《疫情冲击对中国产品复杂度的影响》。刘守英认为,一个国家的产品复杂度越高,在经济竞争中的力量就越强。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后,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进而促进了产品复杂度的提高。疫情冲击总体来说造成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的较大幅度下降,但对于集成电路这类“厉害”的产品影响较小,此外对于不同区域的进出口影响也有差异。刘守英认为,国内和国际是一个环,国外循环能够提高我国比较优势产品在全球产品空间的地位;此外,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复杂度和产品可连接性”,并且需要客观评估国际政治对产业链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做主题演讲
张明分享的主题为《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张明认为,“双循环”承接了“大循环”的发展理念,其提出是应对外部矛盾的不得已选择,也是国内经济发展升级的必要选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需要以内循环为主体进行改革,对内促进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与区域一体化。此外还需要从贸易、金融、开放、机制四个角度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供给上提供更高质量的消费,对内加强对技术自主创新的激励,推动新的区域一体化;对外保证中国在国际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并且从贸易和金融领域着手,促进内外循环的联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做主题发言
刘培林以《寻找畅通内外循环的新出路》演讲总结上半场议题。刘培林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最显著特征并非仅仅是需求受到冲击,而是叠加了发达国家高技术出口限制骤然严格且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所导致的供给断链风险。为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必须确保供给不断链。为此,中国应推动设立相应的国际经济治理议题,以便形成基于均势的技术和产业安全格局。为形成这样的安全格局,中国可考虑确立基于均势的技术和产业安全观,对外做出不追求在全部技术和产业谱系上追求领先的可信承诺,以此缓解目前我国面临的供给断链的风险。刘培林进一步认为,在这样的技术和产业安全观之下,可提出“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零补贴、零出口限制”的“四零”和“对等”的立场,引导国际经贸往来规则重塑,并以此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转圜。但刘培林认为,实现这些设想,需要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协调。
上半场圆桌对话现场
针对上半场议题,现场观众就能源投资过剩、AI给产业链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减轻低收入群体税负问题进行提问。李稻葵、刘遵义、张明、刘守英、刘培林就AI时代中国的优势与缺陷,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经济机会、基本权利的解决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下半场:“双循环”新格局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CIDEG主任薛澜做主题发言
薛澜教授以《新经济治理与“双循环”新格局发展》的主题演讲开启了下半场讨论。薛澜认为,“双循环”的两大背景是国际环境的挑战以及疫情带来的新经济发展机遇。新经济的大市场需求及广泛场景需求可能为“双循环”带来更多动力,但新经济也面临着新兴应用发展风险、全球市场的规则壁垒限制、与传统经济的碰撞磨合,以及对经典理论的突破等问题。薛澜认为,“新经济不能缺席新治理”。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局长董煜做主题发言
董煜演讲题为《如何把握“双循环”枢纽,再造产业基础能力》。董煜认为,我们追求的应是高质量的循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出“瞄准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的新版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董煜认为提升供给体系需要依赖处在核心位置的制造业。疫情形势下,我国制造业面临许多困境,困境的破解可以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为切入点,重新定义什么是“产业基础能力”、更好提炼“制造强国建设目标”、围绕人作文章;此外还可采取打造实验室体系、在龙头城市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高度重视标准、坚持在开放中守安全等措施,以推动产业政策的转型。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安筱鹏做主题发言
安筱鹏以《释放数字红利是打造“双循环”的着力点》为题,从产业界的角度给出了关于议题的看法。安筱鹏认为数据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数据、AI等新技术带来了生产力体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中国具有互联网消费大国和制造业的叠加优势。“双循环”的战略决策需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目前面对超大规模市场消费者主权崛起和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需要建立高频时代竞争体系以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安筱鹏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矛盾是企业全局优化的需求和碎片化供给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两者内部的更好连接,构建全产业链全要素资源优化体系。
华夏幸福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顾强做主题发言
顾强以《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空间治理》的主题演讲发表了资本市场视角的观点。顾强认为,目前中国实际很多产业都有短板,短板的背后是高等教育的不足,问题解决需要依赖发展高等教育。此外顾强提出,目前国内产业的地方化、集群化和植根性,决定了产业的竞争力;此外,全球范围内创新出现再都市化趋势,此外“空间上的耦合可能是创新巅峰跟一定半径内的制造基地的耦合”。而新格局下产业空间治理需处理好“空间管控与市场选择”、“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非政策制度”,“供应链协调与价值链分配”4个关系。
下半场圆桌对话现场
论坛最后,现场观众围绕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的主导者、数字背景下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双循环”下中国经济安全角度向嘉宾提问,薛澜、董煜、顾强、安筱鹏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会议现场
清华-财新公共治理论坛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联合财新传媒创办,针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公共治理中的热点问题,组织高端学者和业界专家进行讨论和对话,已连续举办三期,社会反响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