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在迎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隆重推出110周年校庆“大学”系列论坛,面向全球双语直播。从“开放”“创新”“公益”“可持续发展”和“思想”五个维度全方位展现清华新百年新风貌。着重分享清华近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作出的应有贡献,展现清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我院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江小涓,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我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SDG研究院联席院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SDG研究院联席院长薛澜,我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我院副院长、清华SDG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我院副教授、清华SDG研究院副院长朱俊明出席“大学·思想”“大学·可持续发展”“大学·公益”系列论坛并作精彩发言。
“大学·思想”
江小涓教授在“大学·思想”论坛上分享了对数字经济的思考。
数字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人文学科能为数字技术做什么?这是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教授在论坛上讨论的问题。
“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人类跨越国界合作交流发展进步的能力。”江小涓从数字技术提升全球生产要素配置的能力、丰富各国文化交流分享、拓展了全球创新网络、提升了应对全球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四个角度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作了解读。
她也提出,数字技术在个人隐私保护,市场竞争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带来的挑战。“我们期待行政和法律能够有效约束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
但单纯依靠监管和政府间的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江小涓认为,人文学科应发挥更重要作用,让人类共同价值观成为数字治理相关各方思考和行动的共同准则。
招聘软件可以通过数据挖崛判断女性应聘者是否怀孕,是否准备怀孕等;很多企业明示算法不能在宗教、肤色、种族方面产生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网络虚假信息泛滥……
江小涓说,这些技术问题的关注与解决都依赖于尊重人类共同价值观,最终推动科技向善。
“人文学科也要探讨数字时代的新问题。”江小涓最后说,人文学科要通过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发挥数字技术的正能量并约束其负作用,更要与时俱进,成为技术造福人类的积极力量。
为熠熠生辉的清华思想点赞
“大学·可持续发展”
在“大学·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我院多位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并发布《清华大学SDG行动报告》。薛澜教授为《报告》发布作引导发言、朱旭峰教授作为主讲人发布《报告》。吴红波教授主持圆桌论坛并总结,朱俊明副教授担任论坛全场主持人。
为应对全球挑战,各国领导人于2015年一致通过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议程”),该议程包括17个SDGs。从最初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到后来的千年发展目标,再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应对全球挑战,诸如贫困、饥饿、教育不平等、气候变化等,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伙伴关系,特别是需要不同主体付出持续和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是最先对“2030议程”作出庄严承诺的国家之一,并率先制定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且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写入“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当中。中国政府带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即使在遭遇全球新冠疫情大蔓延的恶劣环境下,依然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又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经验。
在这些关乎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的重大行动面前,清华大学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推进SDG的工作中。“四年前,清华大学率先成立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推进SDG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联合日内瓦大学共同设立SDG双学位硕士项目、共同开展SDG开放创新训练营等活动,为推进全球SDG的实现培养高层次人才。”薛澜介绍说。
薛澜作《报告》引导发言
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众多与SDGs相关的教学项目与课程体系,朱旭峰介绍了清华关于人才培养的成果,“在过去一年,全校开展与SDGs相关的本科生课程1151门,研究生课程1166门,举办20665场与SDGs相关的校内学生活动,努力让每位同学了解SDGs的相关知识。”同时学校特别慰问和资助经济困难同学,过去一年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8000人次,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1937.2万元人民币,学校承诺“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发展成长的机会”。
朱旭峰发布《报告》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清华大学SDG研究院联席院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与嘉宾们一同,围绕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话题,解读大学如何为实现SDGs贡献力量。
吴红波主持圆桌论坛并总结发言
朱俊明主持论坛
为可持续发展点赞
“大学·公益”
王名教授在“大学·公益”论坛上以“大学公益的价值及前景”为题分享 ,阐释“大学之道,公益天下”的时代使命召唤。
王名发言
大学来自社会,大学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此相应,大学从不同角度、以多种方式回报社会,这不仅是大学的责任,更是大学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因公益而益大益亲民,公益因大学而益高益明明德!”最后,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为大家解读了大学公益的价值与前景。
大学公益,和社会公益一样,将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公益资源动员起来,通过组织、项目等各种形式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受益者改善生活状况。清华正在用公益实践探索着大学的公益之道。
“大学公益延伸了大学的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王名指出,在公益实践中,大学的课堂移到了田间地头,学生在公益活动中成长进步,将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让大学回归并扎根于社会,回馈社会、增益社会。
“大学公益发挥了大学的特长和优势。”在王名看来,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与科研机构,通过公益行动能够传递更多科学、技术、知识、人文教化等智力和精神上的火种,点亮受益者的自信、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帮助受益者走上奋斗之路。
大学公益还具有精神熏陶与文化浸润的功能。“广大师生、校友在无私奉献和踊跃参与中,养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君子情怀,营造了大学向善的公益价值,集聚正能量。让公益之善树植根校园,让大学之果实内化公益,”王名总结道,“大学因公益而益大益亲民,公益因大学而益高益明明德!”
除了公益实践,清华还通过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对公益慈善开展教学与研究,通过成立研究院、举办国际论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大学与公益如何在优势上更加互补?如何在体制上更加协调?如何在机制上更加融合?大学公益和社会公益之间如何有效链接深度合作?大学和大学之间能否构建公益共同体?公益慈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当如何建设如何发展?演讲的最后,王名抛出一系列问题。清华所践行的大学公益,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这些问题有待清华公益人在未来的实践中给出更加明确的回答。
王名相信,越来越多师生和校友的参与,会让大学公益的创新形式更多,领域更广,机制更深入,成果更丰富,“大学公益必将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清华公益人点赞
素材来源丨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整理丨发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