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于今年4月-8月顺利举行,吸引来自全国232所院校734支队伍共2366人参加。参赛团队以“中国之治”为主题,围绕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的生动实践开展案例选题、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由“绿水青山”团队创作的《吹尽狂沙始到金——八步沙“六老汉”如何蹚出治沙致富之路?》获得本次大赛硕士生组一等奖。
案例作者
彭虹九(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兰雨潇(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段晓耀(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汪 鹏(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
包国宪(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郑石明(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
毛雪雯(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
关键词
风沙治理;生态保护;集体行动;公共价值
案例简介
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由于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八步沙一度寸草不生、黄沙漫天,严重侵袭周边村庄,迫使不少村民背井离乡。上世纪 80 年代,土门公社希望通过“大会战”解决顽疾八步沙,最终却徒劳无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浪县林业局试图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激发农民治沙热情。身为党员干部的“六老汉”挺身而出,与政府签订防风治沙承包合同,并立下子承父业的承诺。但老汉们没有想到,一纸合同的背后有着重重障碍:沙漠植树极难存活、植树成本远超预算、牧民放羊啃树、政策调整经费取消。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老汉们群策群力,先后采取麦草护苗、分沙到户、制定公约等办法应对。在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襄助下,八步沙林场得以冲破重重阻碍,实现扭亏为盈,走上了承接生态还原工程的致富之路。在四十年治理过程中,八步沙先后经历了“公社失力、农民乏力、互动给力、多元聚力”的坎坷历程,政府、农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通过不断磨合,成功建构公共价值,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风沙治理之道。
调研与写作历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探讨如何将“沙山”治理为“金山”的研究却付之阙如。为此,我们团队决定扎根中国大地,把目光投向寻常大学生较少关注的风沙治理领域,选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八步沙林场为调研对象。2021年4月至8月,我们前后多次奔赴武威市古浪县开展实地调研,相继走访八步沙林场、古浪县林业局、土门镇政府、台子村、黄花滩移民区等12处地点,与三代治沙人、林场职工、周边村民、县林业局负责人等45位相关人士访谈交流,并体验植树治沙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克服的两个最大问题是案例脉络复杂与自然环境恶劣。八步沙的治理自建国之初便开始,前后历经六七十年,治理主体先后从政府转为公社,再到“六老汉”,最终经过三代治沙人四十年接力方得功成。这一漫长的治沙历程无疑为循证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了拨开历史迷雾,寻求治沙原委,我们先是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熟悉案例大致脉络,再有针对性编制调研计划,驱车前往当地,逐个寻找相关知情人开展访谈。这期间,当地政府和林场给予我们莫大帮助,积极帮助我们联系访谈对象,并为我们提供详实的文字和数据材料。令人惋惜的是,部分当事人已离世多年,我们只能通过其亲属或好友,间接了解当年经过。其次,尽管八步沙经过多年治理已见明显成效,但自然环境仍较恶劣,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时常面临行车困难,不得不顶着烈日徒步前往目的地,不少成员调研途中出现中暑症状,但好在提前准备了药品,总算是有惊无险。
“绿水青山”团队在八步沙林场实地体验压沙植树工作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我们为了使行文清晰晓畅,先后对分析框架进行两次重大调整,最终将框架确定为“瞻前难顾后的政府、心余力不足的农民、久旱逢甘霖的襄助、喜忧两参半的未来”这一具有起承转合特点的结构,侧重从政府与农民等主体合作的视角对案例进行解析,提出无论是政府包管,还是农民单干,都将让风沙治理陷入“单向空转”的窘境,只有通过政民“双向耦合”的互动才能将顶层设计传动到底层实践。我们也希望以此回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的“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精神要求。
参赛感悟
走在希望田野,沉进乡间地头,眼光聚焦在中国农村,关注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问题,这是我们青春里难忘的美好经历。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感受到党员担当的关键作用,体验了植树压沙的艰辛不易,更是探寻到精彩纷呈的“中国之治”。
未来已来,我们会把“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精神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在理论中求真学问,在实践中练真本领,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感谢294俄罗斯专享会提供的学习平台!祝愿案例分析大赛越办越好!
“绿水青山”团队参加决赛
供稿: 案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