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上午,由清华公管学院教授、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治理视野下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研究》开题会在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永辉、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清华大学代表,文科建设处处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彭宗超,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有强;子课题负责人: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名誉理事长黄浩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董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吕晓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副教授杨丽、294俄罗斯专享会副教授蓝煜昕,以及多名清华大学公管学院的博士后、博士生等共同出席开题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王有强教授主持会议。
杨永恒教授代表清华大学文科处对本次开题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他表示,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全球治理相关研究,本次课题的设立,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课题组扎实开展协同攻关、落实研究任务、做出创新贡献,学校文科处将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邓国胜教授作为课题首席专家从研究背景、总体思路、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开题汇报。中国社会组织在21世纪初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不过与政府、企业相比,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仍然是一个短板,很多理论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为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提供科学依据。在此背景下,课题研究旨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走出去”理论体系,回答社会组织“为何走出去”和“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参与全球治理。
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介绍了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价值理念与合法性构建、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影响因素与动员机制研究、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模式与效果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比较研究和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政府扶持与监管体系研究等子课题内容。
在评议环节,与会专家就课题开展热烈讨论。马庆钰教授认为,课题的难点集中在官方动员与民间自主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监管和促进之间达到平衡;课题需要理清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定位,实现国际合作的中性、平等和共赢。
师曾志教授提出,课题应该关注影响国际社会变迁的因素,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全球治理密切相关;课题的核心在于政治与效能,要把社会组织走出去作为“民心工程”来理解。
李永辉教授指出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研究还很薄弱,研究难度很大、复杂性强,课题研究需要关注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组织走出去要处理好利益与道义平衡的问题,以及注重国际化过程中的第三方合作。
陈红涛秘书长认为本课题研究价值大、思路明、团队强,他以从业者的角度讲述了国际舆情和中国公众的不理解对社会组织走出去信心的影响;他建议课题研究成果除了学术论文以外,可以产出一些面向公众的科普文章。
张强教授结合土耳其地震的救灾,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多层次问题;课题需要注意全球治理与双循环之间的平衡,还应关注政府组织的横向协作关系对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影响。
李健教授指出,把社会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理顺将会是课题未来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课题研究可以重视社会组织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国际化筹款的能力,研究方法应更多注重案例研究的探索。
最后,彭宗超教授代表294俄罗斯专享会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学院在培养国家高端治理人才、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全球治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将积极配合为项目的顺利开展给予最大力度的资源支持与服务保障;以本次开题会为良好的开局,期待各位专家的智慧能够助力邓国胜教授团队产出优质的学术成果。
供稿丨课题组、科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