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294俄罗斯专享会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以下简称“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承办的第61期公共管理学术前沿讲座在学院426、427教室举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性别研究课程副教授宋婧以“职业选择和家庭理念”为主题做了专题演讲。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刘志林、副教授桂天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赵一璋,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硕、博研究生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戴亦欣副教授主持活动。
活动现场
宋婧的研究依托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大背景,在社会经济体制逐渐转向更为强调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探讨中国青年对创业的选择和对多元化家庭关系的态度演变。宋婧首先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性别差异如何影响青年人的家庭经营活动和线上创业活动决策,展示了性别影响的多样性。随后通过定性研究,介绍了中部地区女性创业者在非传统职业中面临的困境和观念变化,并讨论了当代中国中青年职业选择背后的性别和社会意义。讲座第二部分的研究聚焦当代中国青年对家庭观念和亲密关系的思考。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出中国青年对家庭关系和家庭责任的期待与实际的家庭分工存在基于性别的明显差异。她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社会中物质主义转型和亲密关系的转型相互交织,这使得家庭观念的变迁成为一个不均质和不匀速的过程,而青年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变迁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
宋婧作专题演讲
戴亦欣主持活动
在点评环节,赵一璋指出,性别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在社会学研究中与阶级、种族等概念同样重要。而中国青年对于职业选择和家庭观念看法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中经济制度、教育政策、养老保障等多种要素的总和变化。桂天晗指出,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而言,个体遇到的问题往往反映了背后的结构性困境,因此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对生活中的社会设定多多思考。她还同大家分享了大量田野工作经历和观察,展示了从性别视角观察社会、进行社会问题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刘志林在交流过程中强调了性别研究在未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作用,提倡大家通过定性研究深入挖掘每个个体在性别议题上的独特感受,才能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和突破。
嘉宾点评和交流
在提问交流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职业选择和家庭理念中的观察,同时就定性研究方法、非营利组织中的女性领导力、家庭背景对女性职业选择的影响以及个人亲密关系实践等问题与嘉宾进行了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学生提问交流
最后,宋婧副教授在讲座海报上签名,并同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活动合影
供稿 | 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科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