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人物素描:郭红松
中国两会世界瞩目。到底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能否平稳航行?引发了国内外的各种猜想。不过,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的基本思路。这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作为中国这艘经济巨轮的“舵手团队”,更加理性、日益成熟地把握了它的前行方向、速度、节奏。
所谓“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性。具体讲,包括以下目标和含义:
第一,稳定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这在G20国家中也是最高的,仍属于世界范围内所定义的高增长。同时使经济增长率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也涉及到它的“上限”与“下限”,与以下两个目标直接相关: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系数看,在25%以内就是“稳定”,在50%以内就是“基本稳定”。
第二,稳定就业增长,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下限”或“底线”。尽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预期目标比以往高出100万人,不过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看,仍有可能超额完成,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格局时代,服务业不仅是经济总量最大的来源,而且也是就业岗位最大的来源。
第三,稳定物价水平,物价上涨率预期目标控制在3.5%左右。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绝不扩大赤字比例,绝不超发货币额度,物价上涨率的底线不要超过5%。这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率的“上限”约束条件,也作为宏观调控防通胀的上限,尤其是在整个经济更加开放、对外贸易规模世界最大的条件下,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四,稳定政策预期、稳定市场预期、稳定投资预期、稳定消费预期。政府的各项政策及信息都能够及时发布、更加透明、更加清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不确定性,提高获得信息特别是政策信息的便利性。
第五,稳定外部需求,即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率达到7%~8%。稳定外部需求即是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的重要条件,这涉及到一亿多直接或间接从事外贸的就业人群,涉及到把中国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部需求,是稳定全球贸易增长、创造中国需求的重要因素。
应当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各项宏观调控指标以及所要采取的各项措施是能够实现的,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是可以实现它的近期目标、短期目标,稳健地实现“行稳致远”。
光明日报刘文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