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中国之路’正在不断验证‘邓小平预言’。‘中国之路’优于‘西方之路’。”学者胡鞍钢的一番话令人振奋。他认为制度竞争是国家间的本质竞争。中国最大的创新是在人类历史上创新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国家制度。这一富有生命力的制度使得中国从世界性现代化的落伍者,发展成追赶者,直到成为今天的引领者和贡献者。
9月9日下午,“《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行。此次出版的《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胡鞍钢“当代中国研究系列著作”中的又一力作。胡鞍钢在此书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首先,“两只手”总是优于“一只手”。中国能够更灵活地调节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同时加快政府转型,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其次,“两条腿走路”总是优于“一条腿”走路。中国能平衡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助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扶持民营企业“做活,做精,做细”。此外,“两个积极性”总是优于“一个积极性”。中国根据本国国情,依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较于西方,中国即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可以充分调动地方的创造力。
为了检验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胡鞍钢将2000年至2013年的中美主要发展指标做了对比,发现在经济、财政、就业、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和社会治安这六方面,中国的指标几乎全部高于美国。以经济为例,中国从2000年至2013年的年均经济增幅为10.6%,美国仅为1.9%。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美国国民人均收入相对中国的领先优势从15倍左右缩小到了5倍左右。他表示:“中国国家治理绩效优于美国。我国应在制度层面上,树立‘中国自觉’和‘中国自信’”。
同时,胡鞍钢也看到了当下中国国家治理中存在的不足。诸如医疗、环保等社会问题仍在困扰着我国的国家治理。他对光明网记者表示:“这些问题本身是重大挑战,但是它们很有可能成为体现我国治理能力的成功案例。”他认为中国制度的优势,不仅能体现在治理绩效上,也能体现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发达国家用二三十年的时间使得环境问题得到控制,而随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能够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使得污染程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