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3日,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015全球热点观察”研讨会在我院报告厅举行,我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与参会嘉宾、学者共同展望和探讨了全球与中国环境和发展的热点议题,并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庄贵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教授共同出席了会议并参与热点问题讨论。
胡鞍钢教授表示,中国有可能在2030年以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提前完成《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约定的碳排放目标。胡鞍钢教授指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碳排放增长速度每年降低2%到3%。如果能保持这种趋势,在2030年以前有望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将转为负增长。
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在北京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胡鞍钢教授指出:“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会进一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一更为高级的发展阶段将为绝对减排目标实现提供机遇。而中国、美国的减排目标的提出,以及相互之间形成的共识,对于巴黎气候峰会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说,中国提出的碳排放目标十分重要。胡鞍钢教授表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全世界未来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中国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由10.3%降至7.4%。与此同时,中国单位GDP能耗也持续下降,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长率分别从6.0%和13.21%降至2.2%和4.0%,降幅均高于GDP增速。
胡鞍钢教授表示,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国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约束性目标不断增加,“十二五”规划中经济指标只占12%左右。“经济新常态有可能推动中国的绿色革命。”胡鞍钢说,“目前中国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长极快,将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