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日报 2016-08-0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294俄罗斯专享会副教授孟延春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为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化点赞。
《意见》的出台,适应了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了对科研探索工作规律的尊重,为科研工作者自由探索提供了经费基础和灵活的制度保证。
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概率,不确定性风险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但长期以来,我们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没有充分重视科研探索的不确定性、没有充分尊重科研工作的科学规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走上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面对未知世界,科研项目立项确立了科研探索的方向,然而能否实现相关目标、确立相关假说、发现相关规律、找到假说规律的证据,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这需要科研工作不断调整科研的方案与路径,不断完善资源的配置,而不可能以一个“精确”的预算编制,一以贯之地应对不断改进的、复杂的科研探索。《意见》中“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等规定,适应了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体现了对科研探索工作规律的尊重,为科研工作者自由探索提供了经费基础和灵活的制度保证。
科研工作不是物质的堆砌,需要具有科学素养与专业知识的科学工作者以其聪明才智去思考、去辨识、去坐冷板凳。但长久以来,因难以被量化,科研工作者的思想智慧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和漠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长期忽视人的存在,忽视对脑力、智力工作的肯定。《意见》明确规定,要“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不设比例限制”,亮明了对科研人员智力投入的态度,既体现了对科研工作的尊重,又体现了对科研工作者的尊重,必将激发起科研工作者更大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激情。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学化,还体现在尊重科研探索的连续性、长期性上。面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科研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连续不断的投入。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科研工作者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思考,开展诸多探索性研究工作,但此阶段很难获得项目经费支持,往往是依托相关科研项目或前期科研项目的支持,来进行前瞻性的科研准备和探索。鉴于此,不得不说,以往要求科研项目成果完成与经费使用结束同步,是管理简单的表现之一。此次《意见》要求“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是对科研工作长期性、连续性特点的尊重,也是保证科研工作实现连续创新的催化剂。
《意见》的出台,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维护了科研工作者的合理利益,为科研大大“松绑”,势必有力推进我国科研工作不断发展创新。不过,好的政策还要落实好才是真的好,相关部门要按照《意见》精神,尽快推动良政落地、落实、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