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生部
孟庆国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现任文科建设处处长。曾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入选2010年度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14年北京市“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累计培养博、硕及MPA研究生97人,其中产生“特等奖学金”、“林枫辅导员奖”等一批“双肩挑”典范及校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获得者。2016年9月9日晚,清华大学第十五届“良师益友”颁奖晚会在大礼堂隆重举行,孟庆国教授荣获“良师益友”特别奖。其学生、如今也是清华教师一员的邓喆在颁奖现场把孟庆国教授亲切地称为“校园里最温暖的存在”。
导师的核心是“指”和“导”
每到教师节,来自五湖四海的电话就在办公室响个不停,每一通都满载着节日的祝福,“孟老师,教师节快乐,感谢您的教导和关怀”……想到20年前留校任教一路走来,自己的学生现在在各行各业都做的如此出色,孟老师的脸上浮现一丝欣慰的笑容。
“导师要在安心学术和教学基础上,把更多把精力放在学生的培养上,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孟老师从教二十年来便是这样倾尽心血培养自己的每一位学生。
1.老师比学生勤奋
大年初五的夜晚,园子里一片宁静,邓同学焦急地站在导师的办公室门口。她的论文还有十来天就要提交了,但是她却遇到了棘手的难题。七点,她终于下决心给导师打了电话。她知道,现在的时间即使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也应是属于家人的。但她除了导师,没有人可以求助。九点,她的导师及时出现在了办公室。通过一番耐心的指导,解决了邓同学遇到的问题。“我事后才知道原来孟老师当时正在走亲访友,收到短信时后就立刻赶回了学校”,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当邓同学谈到这段经历时,依然会声带哽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位同学不自觉地激动起来,“师门里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比孟老师勤奋。”
另一位对孟老师凌晨工作印象深刻的同学说,有一次他和几位同学在课题报告提交前夜一筹莫展,孟老师整整一个通宵指导大家修改报告,中途就随便吃了一碗早上剩下的水饺。黎明,孟老师带着男生送女生回宿舍,又独自回到办公室,开始一天工作。“在我心里孟老师就像科比一样伟大,对学术极其专注。他总是因为工作顾不上吃饭”,这位热爱篮球运动的同学说起自己的老师,骄傲又自豪。
2.鼓励学生又红又专
孟老师组里曾经有一位同学看到一篇关于地方政府挂职的博士论文,感到很受启发。在一次与孟老师的交谈中,他偶然间说起了自己对挂职学习的期待。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两年后的一天里,孟老师突然告诉他,已经为他从学校争取到了一个挂职学习的机会。这名学生两年前不经意说出的期待,就这样变成了现实。就在前往地方政府挂职的前一天晚上,孟老师还与他倾谈到凌晨。他听着孟老师的叮嘱与教诲,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真的有种儿行千里父担忧的感觉,孟老师就像一位强大的父亲。如果不是他临行前的一番话,我不可能在这一年里挂职如此顺利!”
在孟老师的学生中,“四年三主席”说的是在最近四年里,有三届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的主席都是孟老师的学生。显然,平衡社工与科研的时间分配,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曾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的这位同学回忆,有一次,在孟老师进行组会的同时,学院研究生会正在组织男生节活动。作为主席的他理应到场,但是他又怯于向孟老师请假,最终只能惴惴不安地在现场组织活动。孟老师发现他缺席后了解原因,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手一挥,让全组的同学一起去活动现场给他加油。这一举动不仅让他大为感动,也让现场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惊讶不已。“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孟老师就像父亲一样疼爱自己!”,这位同学回忆说。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正如学生形容孟老师时说:“孔子教育学生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老师对待学生也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若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孟老师决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在尝试中获得知识。
孟老师从来不会生气地对学生说不该怎么做,而是以很尊重的方式委婉地引导学生。他从来不会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学生,强令学生照他说的去做。每次给学生讲话都很亲和,“某同学,我建议你这样” 。而对于结果,不论学生把事情做的多差,他都不会对学生发脾气。
对于一些兴趣广泛、研究方向又迟迟不能决定的同学,孟老师也从不直接批评,而是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有一次公开场合孟老师发言时分享了一个挖井的故事说“博士期间做学术就好像挖井如果这里挖一点那里挖一点,最后什么都做的不深,还是应该在一个地方把井挖深才有意义”。这番简单的故事点醒了犹豫不决的同学,让他们下定决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4.导师的核心是“指”和“导”
“导师的全称叫指导老师,核心在指导二字,而指导可以分为‘指’和‘导’两个方面”,孟老师这么解释“导师”这个名词的含义。孟老师认为,“指”就是指出方向,就是导师依据自身深厚的学术功底,给学生指明研究探索的方向。而仅有“指”是不够的,因为许多的研究生在刚刚入学时还不具备足够的科研能力,所以,还要“导”,“‘导’就是带领,就是和学生一起在这个领域中不断地探索”。
清华特奖获得者罗航同学便是孟老师的学生, 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两年,取得中法两校学位,四年毕业后留北大任教。在当时,罗同学原本可以申请哈佛大学,但是考虑到论文的具体研究需求,罗同学和孟老师最终选定到法国的巴黎第六大学访学。罗同学毕业时,孟老师动用自己的所有资源,为罗同学联系相关领域的老师作他毕业答辩评委,并与第六大学沟通举办双方的联合答辩,让罗同学顺利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每当叙述罗航学长的故事,孟老师都十分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应该准确地把握这种闪光点,并且不断地引导、推动他们特长的发展。我不会强制要求他们必须专心学术,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孟老师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
孟老师提起潘朝强学长时这样评价“一接触小潘就知道他对学术不是很感兴趣,一心想着毕业后能去基层工作。”基于潘学长的兴趣和热情奔放的性格,孟老师给他选择了基层治理的方向课题,还在他在校期间提供挂职的机会让他可以到基层政府部门去感悟、接触真正的政府工作。一方面看他能否着手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检验他是否能坚定自己的选择。
作为导师,孟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既能为学生把握学术方向,也能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帮助。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亲如一家人,无话不谈,成为学术之路上的伙伴。孟老师对学生关怀入微,把对学生发展成长的每一点需要都放在心里,这正是对“良师益友”的最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