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11-03
10月24日至27日,备受关注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1月2日,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针对六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中国政治制度优势以及未来中国如何继续前进等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胡鞍钢表示,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2.0版本党内政治生活规划,在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过程中,较以往更突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两个关键。
“从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的角度,如何防止‘人民公仆’变成‘人民老爷’、坚定理想信念、保证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等,都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永恒话题、本质问题。”胡鞍钢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挑战-迎战模式既体现党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继承与发展,也反映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公报中多次强调的“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则从高度统一的领导方式角度,展现了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优越性和优势。
最后,胡鞍钢表示,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完成,而且不仅是国内,在国际方面,中国也开始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从而形成了“4+1”“四个中国+一个世界”,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布局、大战略。未来落实过程中,“钉子精神”将非常必要,如何使党中央精神落地的同时,鼓励地方创新,在与党中央精神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成为核心关键。
中国青年网: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议题。如何解读这次全会在党的发展里程中的重要意义?
胡鞍钢: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尤其是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2.0版本党内政治生活规划。1.0版本是指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标题上看,2.0版本多了“新形势下”四个字。要解读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可以从制定背景、发展目标、挑战-迎战模式、目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制定的历史背景不一样。1.0版本《准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大命题的背景下制定的,可以说1.0版本保障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进程。2.0版本则是在开启新长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制定。
其次,从发展目标来看,两个版本《准则》所指明的政治发展目标一致,六中全会公报中的表述是“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个政治发展目标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就曾提出过,即要在全党范围内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面对形势环境发生一些变化的现状,这个一致的政治目标显示了我们党政治制度建设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始终没有变,这是中国独创也不断追求的政治目标。
第三,从党的挑战-迎战模式来看,为什么1980年制定1.0版本《准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党长期执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脱离人民群众、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特权思想等;二是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它对党造成了严重政治创伤,要医治这个政治创伤,需要进一步建立制度安排。此外,当时党相对廉洁,党内的不正之风主要涉及党员干部走后门等问题。再看今天党所面临的挑战情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就是党在新形势下面对的挑战,主要反映在“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这也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例如改革开放的考验,在1980年这是没有的,还有市场经济的考验,实际上很多腐败问题和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存在“送去一只鸡、换来一头牛”的政治经济交易。此外,在外部环境考验方面,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而当时中国只是20多位的小贸易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腐败、假冒伪劣、破坏法治等问题也存在全球化趋势。
第四,两个版本《准则》的制定目的也不一样。1.0版本是为了治理文革造成的政治创伤,更多是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实际上是重建党的政治民主生活,维护党的统一意识。2.0版本则是面对正在经受的“四大考验”以及要克服的“四大危险”,因此特别强调“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也比以往更突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两个关键之关键。
最后,从作用来看。两个《准则》都是党最重要的法规。任何党员如果违反这些原则,或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按党纪处分,甚至开除党籍。2.0版本不仅延续了1.0版本的提法、做法,更重要的是突显了关键少数人,如高级干部、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组成人员等。这一点非常具有针对性和意义,关键少数人在党内不能不受制约。
2.0版本和1.0版本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准则》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反映我们党是不断创新、应对挑战的党,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改革、自我革新的党。
中国青年网:全会公报中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的表述,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如何看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我们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胡鞍钢:在这段评价中用到的关键词是“赢得了党心民心”,此外也对整饬挡风、惩治腐败、净化党内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其实不止是党心、民心,还有军心。从历史上来看,以前没有对军内大老虎进行过惩治,但在习近平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后,中央军委敢碰硬,这为开创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国防事业的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的角度,如何防止“人民公仆”变成“人民老爷”、坚定理想信念、保证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等,都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永恒话题、本质问题。1.0版本《准则》主要强调思想路线、政治路线,2.0版本《准则》不仅强调了这两个路线,还增加了党的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特别提出“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这一点非常重要。客观来说,过去一段时间,群众路线被淡化了,现在强调群众路线,本质上就是要防止从“人民公仆”变“人民老爷”。这四个路线构成了完整的党的路线体系。
公报中还特别突显了理念、信念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首先,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来说,长征是有特定政治含义的,至少已经有三次:一是80年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二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取得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自此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征进程;三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长征;今天又开始了第四次长征,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80年前的两万五千长征,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红军是不可能走下来的,在今天强调这个理想信念,有利于我们向红军学习,实现中国梦。其次,重提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的实用主义,对共产主义信念大大淡化的现象。
中国青年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一说法多次出现在全会公报中,在目前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具有何种重要意义?
胡鞍钢:“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公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与1.0版本《准则》相比,尤为突显。为什么呢?主要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处在世界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竞争、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也包括意识形态竞争、政治理念竞争、政治制度竞争,能不能有一个集中统一的党中央显得尤为重要。就像公报中所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
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国家、我们党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如果没有这一点中国就无法在国际上竞争的,即使竞争,也无法取胜。
某种意义上看,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比如沿海与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等。在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怎样做到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关键就是全党服从中央,进而突显中央的集体领导。可以说,这种高度统一的领导恰恰就是中国的政治优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下一代、乃至下几代进行执政的理念,这与西方的政客只是为了下一次选举有根本的不同,也使得各国开始意识到西方选举制度是短期的、短命的,各个国家也开始采取各种方式向中国看齐。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学习西方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制度安排,总体趋势均是强化国家权威,使本国在国家力量推动下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不失败,更不能被淘汰。实际上,中国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已经相当公开,也已经开始对世界产生示范效应、溢出影响,正是在240多个“春秋时代”公开的竞争中,更加显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优势。
中国青年网: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如何看待六中全会的召开?未来中国如何继续前进?
胡鞍钢: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四次全会,可以说,党中央的战略大布局已经构建完成。其中,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布局,尤其是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其最大亮点之一便是在23个专栏中明确165个重大工程项目,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蓝图具体化、指标化、重大工程化,让全世界耳目一新。刚刚结束的六中全会则聚焦第四个布局即全面从严治党。
实际上,还有第五个全面布局,即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今天的中国已经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主动扮演领导者、倡导者、推动者,从举办APEC峰会到举办杭州G20高峰会,从中美合作强有力推动全球减排到支持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从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行动到倡议和建立“亚投行”,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了大国的领导作用和担当,都显示了习近平主席在世界范围内首倡“共赢主义”,进行全球大合作、大布局、大发展,显示了中国如何在世界舞台更好地全面参与全球治理,进而推动全球增长、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创新增长。在这个意义上看,已经形成了“4+1”即“四个中国+一个世界”的全国布局、全球布局。这些战略部署都是围绕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核心目标,又为服务于中国梦创造“天时、地利、人和”,这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手笔”。
可以明确的是,六中全会公报公布后,还将对全会内容,尤其是审议通过的《准则》《条例》,进一步分解,逐条落实。回头来看,1.0版本《准则》曾在一定程度上对1977年版党章起到修订作用,甚至起到临时党章的作用,其中一些成熟做法也写入到1982年的党章中。在这方面来看,2.0版本《准则》也将对党章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就像1.0版本《准则》一样,还可以管上三十多年,真正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实际上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准则》是最重要的党规,两者相互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过程,就是让成文规章制度与实践越来越“名实相符”。此外,公报还谈到着力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这同样也是在路上,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目前,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已经完成部署,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按照党中央精神去做,全党如何进一步落实党中央精神。这就需要按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钉子精神”来落实。在落实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在使党中央精神落实、落地的同时,鼓励地方创新、基层创新,在与党中央精神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