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网(经周源老师修改审定) 发展办编辑整理
“世界面临着反全球化的变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重大的转变——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产业会冲击旧的产业。”12月10日,294俄罗斯专享会副教授周源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变局下的包容成长”上如此表示。以下为周源副教授发言实录:
几位嘉宾讨论了世界面临的反全球化的变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重大的转变正在我们身边发生——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比如说大家都在用微信,但是三年前可能大家都还没有涉及到。比如说五年前,还没有共享经济的冲击,我们还都是在打出租,没有用Uber。比如说阿尔法狗击败了韩国的围棋选手。这实际上都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以及新的业态给我们的带来的冲击。新的产业会冲击旧产业,会给我们旧的体制、机制带来一个大的改变。所以我们强调包容性的发展——能否包容新的环境和治理来应对这样的一种冲击,是需要好好的考虑和讨论的。
关键词:新技术和政策、颠覆、包容
第一点,新技术和政策。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新技术的时候,比如我刚才举的例子——机器人,3D打印,进入这样的领域,在技术研发上进入前沿并朝着引领性发展进行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对技术能否有更好的包容,我们的环境对颠覆性的技术能否有更好的支持。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第一点。
我们之前做了一个调研,有一个新的技术叫做基因测序。比如说我们很多同学知道产妇的检查需要作唐氏检测,现在我们不需要穿刺,只需要头发就可以做测试。这种颠覆性的测试不仅是技术上的颠覆,还是市场上的颠覆。这个由华大基因来做,他就遇到了问题。他想要发展的时候,我们的规制说不能做,因为你这个属于医疗,这样就需要向药监局申请批准,这种需要二到五年的程序来批准。但是这种基因测试的技术半年可以进步一代,二年可以翻好几代,等五年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落后的技术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传统的产业宏观环境更适合做追随型创新。在追赶创新到引领创新的阶段,我们希望在创新生态希望能够有更包容的产业环境。
关键词:新产业、政府补贴、多方共赢
第二个,关于新产业,我们说了人工智能,说了3D打印,还说了机器人。机器人现在大家比较熟悉,我们现在进行机器换人的工程,为我国的产业机器升级做提升。在新产业的市场扩展方面,我们的政策能不能提供更包容的支持呢?传统方式下我们在做市场扩展的时候,我们一般政府都会做什么?都会做一个命令式的推广——我推进这个技术,这个产品,你们就应该接受他。这个我们叫做自上而下的,或者命令式的推广。但是在我们新时期市场环境下,新的产业做市场扩散的时候,它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国有、大型企业,他所面临的更多是中小企业。所以我们的命令式推广是不能够发生的。
怎么才能鼓励这些企业自愿地接受新技术产业,帮助他们实现产业升级呢?最近在进行“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工信部在推广机器人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些补贴,但这些补贴是远远不够升级费用的。更重要的是,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少量的政府补贴来提高用户企业、服务企业、第三方金融等等机构的参与兴趣,补贴用户企业的贷款信用,尝试用多方共赢的治理模式,实现利用少量政府资源撬动更大的社会投入。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扩散到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当中,以企业的内在升级动能驱动产业发展,用是有限的政府投入动员广大的社会资源进行产业升级。
关键词:新业态、适应性监管、互动
第三个是新业态。大家都很熟悉了,比如共享经济等等。关于这个的争论非常的激烈,我们实际上参与了相关的调研。我个人认为,滴滴打车是一个新的模式,他能够解决传统产业中广泛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我们的体制就有这样一个监管,用传统的出租车模式来对新的业态进行监管。如何使用新的政策来管新的技术?我们课题组薛澜老师提出一个概念,政府应该推出适应性监管,而区别于传统的、机械化的监管。传统的方式是,我出台一个法令,这个法令五年、十年不变。对于新业态这样是不行的。适应性监管的内容和对象应该会随时发生演化,监管政策通过监管对象的互动参与来形成。所以我们认为适应性监管除了校正市场失灵,还能够促进创新,实现其他的政治目标。对于不确定的新业态可以进行实时调整。
三点意见
总体来说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我们有三点意见:
第一,我们认为我们国家对颠覆性的新技术还没有足够包容性的产业生态和支持环境。我们希望有更灵活的、市场化的包容性的生态支持环境,能够更适合新技术的市场变轨。
第二,关于新产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有新治理的框架,不是由政府直接面对企业进行干预,而是由政府的担保来撬动更广泛的第三方来参与。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治理模式。
第三,我们应该构建更加有适应性的框架,创造应对新业态的条件,同时进行动态调整。这就是我们的三点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