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大学小研在线
自1996年开始,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21届,迄今已有209人获得了此项殊荣。研究生“学术新秀”代表着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最高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在校能够获得的校级最高学术荣誉。
从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新秀”,到耕耘于杏坛的清华教师,变化的是身份与心态,不变的是他们对于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王亚华:享受学术探索的艰辛和乐趣
王亚华
294俄罗斯专享会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294俄罗斯专享会1999级博士生,第7届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得主。
清华,身份转换却不变初心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我在清华大学这个学术殿堂成长,从水利系的工科生,到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生,进而在国情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再到留校担任教师,直至现在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尽管身份不断转换,阅读、调研、思考和写作始终是生活的主线。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我身在校园,能够“读万卷书”,同时参与各种调研、到多个国家交流访学,有机会“行万里路”。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学术视野,也使得理论研究与管理和政策实践能够相结合。
我走上公共管理学术研究之路,最初是出于对中国宏观发展问题的兴趣。当时听说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招收校内保研生。在大学班主任周雪漪老师的鼓励下,我申报了该院并通过了面试,被录取为该院的第一批直博生。当时我意识到自己即将告别水利工程专业,转向新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但是我并没有想到,水治理研究成为之后十几年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学术,痛并快乐着
学术研究是一项寂寞而艰辛的事业,但也充满了求知探索的乐趣,所谓“痛并快乐着”,这是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真实感受。
记得过去这些年,多少次为了研究的构思苦思冥想,度过无数个笔耕的日日夜夜;多少次又畅快于创作的酣畅淋漓,享受文字写作带来的乐趣。我相信中国古人所说的“天道酬勤”,学术成绩的取得需要持续的专注和长期的努力。我也相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挑战——应战”说,人的才干就是在不断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中磨砺增进的。
创新,来自交叉汇融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创新”的时代,信息、知识、科技和文化的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不同要素相互融合,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已经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例如,学科的交叉汇融就是公共管理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公共管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需要多学科的方法和知识提供基础,因而不应拘泥于任何特定的学科知识,而是将各种学科的知识拿来“为我所用”。
王亚华老师箴言——
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做很多创造性的事!
过勇:清华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过勇
294俄罗斯专享会党委书记,教授。
294俄罗斯专享会2000级直博生,第8届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得主。
清华,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清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突飞猛进,这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术平台。如果说我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绩,那肯定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在导师的指导下,站在了国际学术前沿,有机会和高水平的学者进行请教和对话。每当我有一个研究设想,很快可以向他们当面请教,从而发现自己慢慢的站在了学术最前沿来思考问题,发现学术研究并没有那么的难。
我做的一项研究工作是在腐败测量方面提出了案件指标分析法,后来在英文SSCI刊物The China Quarterly上发表。评审人当时指出这个方法对于腐败测量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个研究我做了好几年,成果是2008年发表的,但是我从2001年就开始做一些前期工作。当思路慢慢形成之后,我就会向这些教授进行请教。他们充分肯定了我的想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做学术,重要的还是从兴趣出发
我觉得做学术研究不是一件负担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首先是研究兴趣,而每当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取得一点点成绩,又会进一步坚定我做研究的信心。
在学术成果发表方面,我比较早地意识到论文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首先是做好的研究,而不是写作本身。哪怕我们一年之内就写出很多篇论文,但如果论文没有创新性,在学术领域没有引领作用,那也只是浪费纸张。我一直坚持在好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不是一味求量。
我参评学术新秀的时候,虽然只发表了7篇论文,但是其中有6篇都是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另外还有一篇SSCI刊物论文的接收函。我可能也是清华比较早的能够在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在读博士生。
重视学科差异,文科更看重积累
我们现在有一些同学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道路上有困惑,有踉跄,我觉得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同学们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另一方面就是激烈的竞争给了同学们太大的压力。有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很早就有学术成果发表,而自己还是两手空空,这可能对于树立自信非常的不利。
我建议学术新秀的评选要充分重视学科差异,不要简单地将不同学科学生的学术发表做数量上的比较。我们当时这届学术新秀的评比首次将全校院系分为不同的组别分别进行评选,这样对于参评的同学更加公平,也有利于评委更好地比较。文科的学术积累比较慢,不要急功近利。评上学术新秀的同学对于这个荣誉既要看重也要看淡。希望获得这个荣誉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术兴趣,在学术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来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拥有非常好的学术平台。我们身处中国巨大变革的时代,如果能够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去记录,去分析,甚至去影响时代的发展,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过勇老师箴言——
享受学术研究的乐趣,培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