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做客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并首次发布“中国2050”研究报告,这是继《中国走向21世纪》、《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等系列研究成果之后公开发布的最新国情研究成果,6月18日《光明日报》整版刊发胡鞍钢演讲全文。
中国的道路从何而来,走到哪里,今后还将迈向何方?
中国梦包含两个重要的目标点。第一个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第二个也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题,到2050年,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之后,中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因此,这就构成了伟大的中国梦,也构成了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国家(中国)生命发展周期
从中国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国家生命发展周期,这个框架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从一个国际的、历史的、比较的视角看到中国为何衰落又为何重新崛起。
横坐标是时间坐标,纵坐标是一个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以及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张图(图一)是一个两国模型,一个是A国,一个是B国。但是,全世界有193个主权国家。从各种经济体来看,实际上全世界已经高达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一个简单的道理,在2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中,就其国内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就其国际而言,“实力是硬道理”。因此,用这样的一个图来解释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
一个国家的生命发展周期、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发展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准备成长期、迅速成长期、强盛期、衰落期。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国家竞争的本质就是创新竞争。一个国家能否创新而不僵化、不停滞,能否持续地创新不中断、不夭折呢?前车之鉴就是苏联。同样,一个国家能否比它的竞争国家,比如像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更具有创新力而不骄傲、不落伍呢?
因此,一个国家兴盛和衰落绝非是偶然的。它的衰落的根源就是不能创新,压抑创新。它的不断创新正是一个国家崛起或者说迅速崛起走向强盛的最根本的动因。因此,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也是一个最好的验证和说明。
西方国家是先崛起后衰落。我们正好相反,是个U字形的,先衰落后崛起的过程。1820年的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到了1950年降至不到世界总量的1/20,只有4.5%,这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衰落的最低点,从而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现代工业化、现代工业社会的起点,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使命,它一定要发动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以及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信息化、数字化。
1950年以后,中国才真正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它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或者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能够持续增长超过1.0%。有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后发国家,如果人均收入或者人均GDP增长率超过4%的话,才有可能追赶先行的发达国家。从全球经济史的角度来看,从1955年到2005年,只有十个国家达到这个速度,其中人口超过几千万的只有五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泰国、中国以及苏联(从1928年到1990年,并扣除二次大战时期)。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按照国家生命发展周期来看的话,基本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1978年之前就是中国现代经济的准备成长期,因为它完成了几个基本建设:首先是发动了工业化,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是建立了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第三特别是建立了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从而,才使得中国在极低收入水平条件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改革开放阶段,这都与前30年所奠定的人力资本基础、物质资本基础、工业化基础以及制度基础,是紧密相关的。
1978年之后,中国开始进入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即迅速成长阶段,或者说经济起飞阶段。由于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人口国家,因此它的崛起不只是一般国家的经济起飞,它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甚至正在改变世界的科技格局。
到2020年之后,因为起飞阶段大体上是40年的时间,中国将进入强盛期,即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无论是我们展望到2030年、2040年甚至2050年,都处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的强盛期。
2、中国发展的特点
四国(美日中印)经济起飞主要指标比较(图二)
在图二我特别例举了四个重要国家,第一个是美国,它的经济起飞时期是1870—1913 年,用了40年时间完成从经济起飞到世界强国的过程,年均经济增长率为4%。第二个是日本,在1950-1973年经济起飞,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3%,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奇迹”,超过了“美国奇迹”。第三个就是中国,从1978年到201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6%,也创造了“中国奇迹”,超过了“日本奇迹”。第四个是1991-2015年印度的经济起飞,年平均增长率为6.5%。
首先,中国发展的起点极低,中国进入到经济起飞的过程也比美国晚了将近100多年。第二,从人口规模来看,美国经济起飞时为4000万人口,日本经济起飞时为8000万人口,中国1978年总人口为9.6亿人,1990年印度为8.7亿人。第三,中国发展速度之快,从1978年到2015年,保持了9.6%的经济增长率。第四,中国经济起飞到目前为止持续了39年之久,明年是第40年,我们预测,只要超过6%的话,中国经济起飞过程至少可以持续到202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由于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它很快要进入到国家发展强盛期。
如何理解中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20世纪下半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半场,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成长期,其表现在1949—1978年,严格说是50年代中期到1978年;而后进入到第二阶段的迅速成长期,摆脱贫困、消除绝对贫困。在这个阶段,邓小平同志非常务实地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我们已经跨越了所有的最不发达国家所遇到的最大的陷阱,即贫困陷阱。改革开放之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此在1978—2000年,开始大规模减少绝对贫困,进入第一个阶段即温饱阶段,进而在九十年代,特别是到2000年时,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第二个阶段的目标。
所谓下半场就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大体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小康社会阶段,就是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这又分为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个十年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2020年之后,中国开始进入世界最大的共同富裕社会。为此,我们采用关键发展指标,这包括人均总国民收入(GNI,2011年国际美元)、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基尼系数、农村贫困发生率以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及中国在全世界的排位。
对第一个百年做一个评论, 国家“十三五”规划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就是精心设计第一个百年的目标。对此,“十三五”规划从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比如说经济发展,到2020年时中国的GDP总量要达到96万亿元人民币。事实上,我们已经在2016年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即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今年可以提前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即提前三年完成。
此外,不仅是经济发展,还包括创新驱动发展,尤其是这次五年规划,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的量化指标,推动中国的原始性创新,也推动中国进入到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同样,这个五年规划对民生福祉进行了专门的设计。特别是在这次五年规划中,又重点设计了资源环境指标,这是中国发展的难中之难,也是重中之重。如果能够如期完成以上“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从专业视角看,中国就可以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从HDI的指标来看,2015年中国HDI指数已经达到0.738,已经进入到高人类发展水平。到2020年还会进一步的提高。从1978年到2020年,我们从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人口8亿多人,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小康社会——14.2亿人。这就是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消除了世界最大的绝对贫困人口。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新的更高发展水平阶段。这就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构想后2020年的目标。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我们把它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半场的第二个阶段,它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阶段。
3、中国走向2050
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30年。关键词仍然是“全面”,花十年时间,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第二步到2040年,再花十年时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第三步到2050年,最后花十年时间,全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特别是绿色(或美丽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正好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怎样走向2030年?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首先是“民富”目标。富裕社会是不同于小康社会,因为小康之后一定是富裕,因此这个标准首先是富裕。什么样的指标能够反映富裕?从国际经验来看大体上就是人均收入水平、HDI水平、恩格尔系数等,以便反映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要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前列。第二个就是共同富裕社会,首先反映在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三大差距的持续缩小。其次是两个全覆盖,第一个是基本公共服务全体人口全覆盖,第二个是社会保障及服务全体人口全覆盖。
其次是“强国”目标。社会主义强国是什么含义呢?就是反映在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包括文化强国和综合国力强国,主要指标占世界总量比重第一。我们正处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之中。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不仅要看到总量指标,还要看到人均指标,加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由此,我们开始了一个新的长征,就是通过人均指标的追赶来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也就是说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到2040年需要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
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主要体现在三大差距的持续缩小上,对全体人口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全覆盖、相对高标准的社会保障全覆盖。最后体现在中国的世界地位,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中国在现代化方面不仅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更要实现对世界新型现代化的创造。世界上具有的发达因素我们要有,世界上没有的发达因素或者现代化因素,我们必须带头创新。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主要搞经济现代化,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文化、精神需求,今天我们更多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这就构成了中国特有的现代化的四大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文化文明因素以及绿色的自然的因素,或者说生态的因素。这四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是对以往传统现代化的超越。因此,从2050年总的目标来看,就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绿色(或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实现国防现代化。
第一点是富强,就是建成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谓“民富”,邓小平同志设想到2050年,就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当时他算了一个大账,说那时我们的人均GDP按20世纪80年代的美元价格能够达到4000美元。中国将大大超过小平同志的目标。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购买力平价,2011年国际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70%~80%,可以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也能实现“强国”目标。
第二点是民主,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现代化,这就包括政治民主建设、法治社会加强、法治国家建设,更加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优势。过去我们强调的政治优势是毫无疑问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多强调人民的优势,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点是文明,就是建成中国文化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等各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中国国际影响力更加强大。
第四点是和谐,就是建成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要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现更高比例的创业。在2003年,创业者,我们称之为市场主体登记者或者是法人,占全国总人口只有2%,现在已经超过6%,我们预计到2020年有可能接近8%,甚至有可能接近10%,因此我们鼓励我们的大学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够创新,更要能够创业。此外,还包括我们的公共服务要实现几个“全”,第一是全人口的覆盖,第二是全生命周期,就是从胎儿到生命的终结,第三是所谓的全过程,就是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全过程。以上这些都要体现三大差距继续缩小,尤其是基尼系数明显缩小。到2050年,中国的HDI指数将接近美国,甚至相当多的地区还要超过美国,尤其是健康和教育指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就要对我们全体人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持续性的投资,从胎儿到生命的终结,这个意义就非常重要了。
第五点是绿色,就是要建成更加绿色、更加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融,这就包括要建立世界最大的森林盈余之国,要对国家进行长期、持续的生态投资。长江经济带是我们的黄金地带,也是世界的黄金地带。我们要以生态为优先,通过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投资于生态,把它变成不断积累的生态资本。这就是中国所创新的社会主义绿色现代化。
4、中国现代化对世界的贡献
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一定会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更加强大,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中国的现代化一定会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什么贡献呢?至少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经济贡献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最大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同时要从现在的世界第二大市场变成世界的第一大市场,我们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渐缩小和美国之间的差距,但是还没有超过美国,这就意味着中国这个市场如何为我们13.8亿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包括文化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由此,我们可以为全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市场贡献、贸易贡献、就业贡献、投资贡献。
创新贡献 中国正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创新路线图做了新的长远设计,包括2020年、2030年,又进一步展望了2050年。如果能够实现这样一个中长期目标,中国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创新之国,也会成为全球的创新领导者、引领者,当然我们也会和美国及其他国家最优秀的科学家共同创造世界最大的公共产品,即科学技术。
绿色贡献 一旦实现了社会主义绿色现代化这样的目标,我们就会对世界,特别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创造新的绿色产业作出贡献,即实现绿色工业、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成为中国对人类发展作出的绿色贡献。
文化贡献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需要进行文化建设,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文化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国家,因为文化可以惠及全世界,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全球治理贡献 中国今天已经进入世界舞台中心,必然要发挥更大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例如,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至少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预计到2020年,会超过140个甚至150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需要中国,特别是南方国家期待来自中国的推动力。同样的是,中国更需要推动新的全球化,即公平的全球化、包容的全球化、共赢的全球化,迈入“共赢主义时代”。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梦想。1956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比美国落后60年(指钢产量),假如我们再有50 年(也就是2006年),再有60年(也就是刚刚过去的2016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的人,你有那么大的一块地方,资源又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还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他当时指钢产量,其实20世纪90年代就超过了。今天我引述毛泽东同志的话,关键是后面这句话:“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我开始从事国情研究时对此话印象极其深刻,我这30多年研究中国的国情、国力、国策,实际上是在不断验证毛泽东同志的预言。
我们再来看看邓小平同志的预言,他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就是要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实现这个目标。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这个目标的中间点,也在不断验证邓小平同志的预言。
当前,我们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最后的结果就是进入亿众创富的时代,这包括创造经济财富、文化财富、教育财富,创造知识财富,还创造生态财富等。总而言之,中国进入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时代。
(本文图表由作者提供,计算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