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内容整理自2017年12月“生活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谈谈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第十二届生活与发展研讨会,我对这个研讨会情有独钟,我的研究跟这个研讨会有密切的交集,过去两年有些活动冲突没能来成,只要可能我还是很愿意来的。今年的主题我非常感兴趣,共享发展和社会治理,我先谈谈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关于共享,我在过去三年里,就共享经济做了三个提案,其中的核心是网约车问题,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调研,努力推动法治化,应当说发挥了一定作用。关于共享经济的法治化是一个重要问题,不仅网约车,共享单车的法治化也是一个重要政策问题。
其次是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了一整套重要思想,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要点我在这里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社会治理制度化的问题。提出加快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就包括了法治化。
二是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所谓“四化“问题。即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包括定量研究的命题。
三是提出了“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重大命题。报告在强调要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同时,关于未来发展目标,提出要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什么叫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再补充一点,论坛所强调的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在大大提速,特别是从去年到现在,已经连续出台四部重要法律,去年3月16号出台的《慈善法》;4月28号出台的《境外NGO管理法》;第三部是今年3月15号出台的《民法总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叫非营利法人,把民法主体分成两个大类,这为实现社会组织的法治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还有一个是今年刚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加大法治化进程很重要,但张力也很大,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我今天主要想讲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美好生活”价值观的问题。我认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很多划时代的重大命题,包括政策体制上,也包括理论上和思想上的。“美好生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概念。谈到“美好生活”,让人一下就联想到杭州,联想到我们的这个研讨会。实际上杭州在过去十多年间已经在践行这样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生活品质。我的理解城市的品牌和城市的生活品质及其价值观息息相关。今天我们谈城市治理,很大程度是把城市作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来谈的,并不是社会治理,这是有问题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美好生活”,其实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价值观。我数了一下,“美好生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一共出现了14处,特别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典论述,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报告的开篇和结尾,也都落脚在“美好生活”这个概念上。
那么,“美好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包含哪些内容?我的理解,在“美好生活”这个范畴里,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的重要思想:
1.超越资本主义
第一个是超越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包括我们过去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有许多其实也归功于资本主义,而且我们已经走到了资本主义的前面,产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主义都已经被我们甩在了后面。这是不可否认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包括贫富差距的扩大,也包括各种社会问题和精神、心理等种种问题。现在不是简单的否定资本主义,而是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的问题。
2.超越国家主义
“美好生活”价值观里的第二个重要思想是超越国家主义。我日前在刚闭幕的第二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上提出一个观点,我们正在走向慈善型国家,超越欧洲的福利型国家。政府购买服务是这样,2015年的股灾救市也是这样。什么是慈善型国家呢?就是国家经济和社会活动超出了主体利益边界。现在大规模开展的购买服务、精准扶贫,包括“一带一路”,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慈善型国家的表征,因为它们都超出了国家利益的边界,不再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情。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可以做一个定量的计算,我们每年的财政有多大部分是用于慈善的?
可能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大家不妨去统计一下,做初步的计算,相当一部分投入实际上是用于慈善。我们的教育、社保、就业,包括精准扶贫,相当一部分是超过政府职能范围。政府对股灾的强力介入,也是公益行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为,属于慈善型国家,走出了原有的国家边界。与此相关,有一个概念,叫国家公益资产,这个是一个演绎出来的概念。去年我们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教授来,他在关注资产转移中的公益化现象,我跟他讨论,他也觉得需要用一个新的概念来定义这种特殊的公益资产,我称之为“国家公益资产”。其实我理解,国有资产也属于这种类型。随着国家公益资产不断膨胀和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必然被超越,一种新型国家,我称之为“慈善型国家”就会取而代之。
3.回归人民中心
“美好生活”价值观里的第三个重要思想,是回归人民中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出现了两百多次,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再强调以人民中心。这里的“人民”是拥有权力的、真实的、有着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人民,而不是作为集体政治化的虚构的人民,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扎根于现实生活的人民,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阶层。
4.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美好生活”价值观里最核心的思想内涵,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最重要的理想,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其实人的生命价值是有层次的。现代科学的研究越来越证明这一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代替那存在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这是关于“美好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注脚。恩格斯讲到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的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充分的自由,提高人的自由度,这是“美好生活”的一个终极目标。
因此,我的结论是:“美好生活”价值观是超越资本主义、超越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体现回归人民中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据我的观察,杭州在践行这一价值观方面,可以说是走在新时代的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