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水利杂志 ,作者王亚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格局下,“十四五”水利规划的关键是如何贯彻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水利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本途径。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治水矛盾也相应转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水利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治水矛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保障水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治水新成就。与此同时,新时代我国治水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需水量持续高位,用水效率仍然偏低;地下水超采威胁北方水安全;改善水质仍需长期投资;城市化和巨大的用水需求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干旱和局地水资源短缺困扰很多地区;安全供水和洪涝防控方面仍存在差距;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压力;水治理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协调问题;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在水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需不断改进等。这些挑战都是“十四五”时期水利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具体发展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统筹全局、共享共建的发展。
水利高质量发展是在科学识别水利高质量发展特征、深刻领会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开展的水利发展实践。概括而言,水利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五大特征上:安全放心、集约高效、舒适宜居、洁净优美、文明和谐。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包括:微观上水资源使用的高效率;中观上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配置的高匹配;宏观上经济可持续、人与自然相和谐。
科学编制好“十四五”水利规划,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水利改革发展,通过持续提升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早日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支撑国家全局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合于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适应我国治水主要矛盾转变,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主动谋划和选择新常态下科学的水利发展路径,推动以“安全放心、集约高效、舒适宜居、洁净优美、文明和谐”为特征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将“创新”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在水治理的重点领域推进制度改革和创新,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水价改革、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改革,改革完善水管理制度和法规,推进水利技术创新,全面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将“协调”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手段。进一步强化节水优先战略,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协调水资源供需关系,协调水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人水和谐,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
将“绿色”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全面推动水利绿色发展,扩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加强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江河湖泊水系综合整治。
将“开放”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扩大水利行业的对外开放,发挥水利工程技术优势,将我国水利工程技术优势作为大国外交的闪亮“名片”,不断推进水利国际合作和国际河流治理,推进水利事业的民间人文交流。
将“共享”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市场和社会各方参与水利基础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水利设施共建共享。推进水系景观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充分感受和享受水生态文明带来的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