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近日,《成都日报·理论周刊》专访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解读如何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要求等,并对成都如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等提出思考和建议。
公园城市示范区一角(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胡鞍钢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核心观点】
■坚持自主创新、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和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综合性、可持续性和中国特色的特点。对世界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全球治理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城市必须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通过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人性化的城市规划设计,确保城市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一致
■成都在推动中国腹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引擎作用,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成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独创性?
成都日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在百余年不懈奋斗与持续探索中,找到的一把打开民族复兴之门的金钥匙。这一艰辛的探索历程能给予我们怎样的经验与启示?
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历史过程,它始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进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又是全球性现代化时代的重大创新,更是具有独创性、十分成功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是不断追求和实现不同时期的现代化目标,持续创造发展奇迹,不断开创未来的历程。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中,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自主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需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技术转移、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加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福祉密不可分,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发展突破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证明了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最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平正义,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健康、文化等民生事业,让人民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空间。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坚持自主创新、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和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要素。我们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全球价值?
成都日报: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其现代化都根植于本国的传统,有着各自的特征。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点,对应了哪些我们特有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现代化,基础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对世界发展来说,又具备怎样的意义?
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全面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各个领域推动现代化进程,并将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等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资源环境具有稀缺性、脆弱性的特点。我们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与我们特有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制定了不同的现代化战略,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提出。我们的特点就是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民族特色的同时,与世界接轨、融合和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培养等措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涵盖了经济繁荣、科技创新、人民福祉、社会公平、文化繁荣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目标。通过实现现代化,我们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国家长期繁荣和稳定。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加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为全球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对世界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具备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现代化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将证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共存是可能的,将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综合性、可持续性和中国特色的特点。它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并结合了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目标。通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和价值观的强调,中国致力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对世界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具备重要的意义,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全球治理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城市如何发挥中国式现代化“主战场”作用?
成都日报: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您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将会呈现哪些特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命题,国内城市又当如何作为?
胡鞍钢:在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城市无疑是“主战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呈现哪些特点,城市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履行的责任?
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未来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城市将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崛起,未来城市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其次,城市将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城市之间,既要避免大城市过度集聚和小城镇的边缘化,还要通过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分享发展经验和创新成果,应对发展中的各项挑战。
同时必须意识到,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特殊历史条件和时代责任。
首先,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命题,城市应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城市必须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通过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吸引高端人才,城市可以推动科技创新的突破和应用,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其次,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城市规划和设计应注重人性化,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同时,城市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推动低碳、环保的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多生态福祉。
第三,城市应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国土,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城市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城市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城市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和技术,分享中国在城市化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
总之,城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战场”,要紧密结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城市现代化全面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成都怎样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道路?
成都日报: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计”,聚焦成都的时代使命和独特定位,成都应该怎样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道路,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胡鞍钢:成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推动中国腹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引擎作用。成都必须准确找准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扛起相应的使命责任。从国家、区域、省域、城市以及为民服务初心这五个层面,成都提出了“五个坚定扛起”的使命责任,并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明确提出以“五个率先突破”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
成都要胸怀“国之大者”,意味着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有全局意识。成都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全国重大决策和战略布局。
成都要牢记“省之大计”,这意味着成都要充分发挥在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的引领作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应以身作则,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推动区域内城市的协调发展,共同实现西部地区的现代化。
成都要聚焦时代使命和独特定位,这意味着成都要充分认识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成都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世界文化名城,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在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道路的过程中,成都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都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积极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相协调。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便利性。要注重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相融合,通过智慧蓉城建设提升公共治理能力。
第四,注重社会建设和民生福祉。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关注农民工、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共享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都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友城的联系,不断提升成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张舟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丨成都日报
供稿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